"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雜技之鄉:濮陽東北莊雜技—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2/8/15 10:30:17 點擊數: 【字體:

    濮陽市華龍區東北莊村是全國聞名的雜技之鄉,2000年被中國雜技家協會命名為“中國雜技之鄉”,與河北吳橋并稱為中國雜技“南北兩故里”。
    東北莊雜技的歷史起源
   
《三國志.魏志.甄后傳》裴松之注所引《魏書》記載了曹操的兒媳甄后八歲時觀看民間馬戲的故事。在明朝以前,東北莊原名叫呂樓,就是三國人物呂布的老家。
    另據史料記載,東北莊始成于唐末宋初,因地處“桑間濮上”之東北方向而得名。東北莊的雜技源遠流長。早在元末明初,東北莊就有很多人“干雜技”。清朝中期,東北莊雜技進入全盛時期。清朝乾隆年間,東北莊就有雜技班 13 個,其中最著名的是“劉家班”。清朝末朝的時候,該村從事雜技的藝人占全村總人數的 80%,當時著名的是“喬家班”。
    光緒年間,自小就從事雜技表演的東北莊人喬恩海練就了一身絕技。他有三個兒子,長子喬進美,次子喬進逢,三子喬進芳。喬恩海的三個兒子當時是“喬家班”的主要演員。“喬家班”最初的舞臺都是“明場子”,一陣鑼響,一聲吆喝,便有觀眾圍成圈子,藝人們在圈子中央表演各項絕活。
    隨著歲月的推移“喬家班”的演出方式也由“明場子”改為“布搭篷子”,有了專門的舞臺和固定的觀眾席,藝人也從原來的幾個人增加到了幾十人,并且還增加了馴獸表演。當時“喬家班”還只是一個民間表演班子,真正使 “喬家班”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的是喬進美的兒子喬志清(1875--1950)。在一次外出演出時,喬治清與河北吳橋著名的“張家班”班主之女張素真相遇并相愛,后結為秦晉之好。喬氏夫婦汲取兩家雜技的精髓,將雜技藝術中的武術、氣功、馴獸、馬術、魔術等融為一體,并以原來的班社為基礎,組建了有相當規模的喬家職業班,更新雜技節目,變換演出內容,使“喬家班”的名聲更響了。
    “喬家班”吸取了中華武術和民間藝玩之精華,練出了武功、氣功、跑馬、變戲法和帶彩絕技等,遍游中原,頗有影響。
    由于名聲越來越大,“喬家班”還多次進宮演出。在喬治清的率領下,這一支有50個藝人加盟的雜技團體先后到過日本、印度、俄羅斯、朝鮮等 20多個國家演出,由于清政府的無能,喬治清等人在國外常常受氣。一次在日本演出,有人對雜技團刁難,貶低演員人格并大罵中國人,喬治清聽后怒容滿面,當即上訴日本官府。在法庭上,他據理力爭使那個無理的日本人低頭道了歉。當時這件事轟動朝野,“喬家班”名聲大振,雜技也被國人稱為“骨氣”藝術。歸國時,清政府特意為“喬家班”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慈禧太后看了“喬家班”的表演后也贊不絕口,并授“喬家班”萬壽龍燈兩盞,御賜瓷壺一把,以彰其技之優。
    民國年間,“喬家班”已馳譽大江南北、名享長城內外。35集電視連續劇《雜技東北莊》就是以喬家班的人物為依據制作而成,并且在濮陽東北莊實景拍攝。

雜技之鄉:濮陽東北莊雜技—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東北莊幾百年的老胡同,百年老房也是隨處可見。
 

    解放前夕濮陽較大的雜技有十三家,喬志清的孫女玉紅、水蓮、水香均為著名演員。1958年眾班合并為兩個雜技團,均命名為“紅旗雜技團”,一團團長李金發;二團團長谷玉山,副團長崔守堂均為出名藝人。一九六0年一團調屬安陽地區,二團更名為“濮陽縣雜技團”至今。
    東北莊雜技的發展
   
黃河有“鐵頭銅尾豆腐腰”之稱,濮陽地處黃河中部的豆腐腰上,歷史上十年九災,濮陽雜技之初是黃泛區謀生的手段,現在已經結束了“跑馬賣閑”的歷史,在勞動生產和生活之中,把雜技凝煉成傳統文化、升華為民間藝術,供世人休閑娛樂和欣賞。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東北莊人的雜技熱情更高、技藝更精湛了。該村雜技藝人分赴全國各地,成為各省、市的正規雜技團體的骨干力量,很多人都成了負責人。例如,“喬家班”變成了濮陽的兩個雜技團,“李家班”改編后成為安陽地區雜技團。四川雜技團的原班人馬全部是東北莊喬貴林所領的“喬家班”中的一支人馬。四川省萬縣雜技團的劉芳、武漢雜技團的劉華芳、新鄉雜技團的劉進才、西藏雜技團的喬三磨、重慶雜技團的劉夫錄、山西雜技團的喬常順、甘肅雜技團的劉會、河北雜技團的劉春山等,都是東北莊人。另外,該村還培養了很多著名的國家級雜技演員。例如,廣州軍區雜技團的劉相寶、李鐵牛,沈陽軍區雜技團的劉社香,鄭州雜技團的劉蘭香,劉鄉雜技團的劉運祥、喬麥元,重慶雜技團的劉景美等,常在國內外帶班授徒或巡回演出。
    解放后,該村的雜技力量成為濮陽市雜技團和河南省雜技技團的主要基礎。帶有濃郁鄉土特色的雜技深受廣大城鄉群眾的喜愛。輕蹬技、頂碗、飛叉等節目參加國家、省區比賽均獲好評。其中《雙層晃板》獲河南省第一屆雜技比賽一等獎,第二屆全國雜技比賽銅獎及日本雜技研究會特別獎,并且1987年在法國巴黎國際藝術節中獲銀獎。1989年7月作為中國雜技團在巴黎藝術節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在2002年舉辦的第四屆全國青少年雜技比賽上女子排椅獲金獎,晃梯獲銀獎。據統計,東北莊籍的演員,近10年中捧回國家級、世界級的各種雜技獎杯(牌)達37個。
     東北莊人精湛的雜技藝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熱切關注。1969年,新華社記者王偉進村采訪,先后在《人民日報》、《河南日報》上發表了題為《中國雜技之鄉 ——東北莊》的新聞報道。1981年3月,中央電視臺攝制組又在該村進行了實況錄像,并在黃金時間進行了報道。近幾年來,中央各大媒體甚至外國媒體曾多次到東北莊采訪。奧地利國家電視臺為尋找中原雜技的發源地,曾兩次造訪東北莊,高度評價了東北莊雜技藝術的豐富內涵,制成《東北莊雜技專輯》帶回本國播出,引起了轟動。2000年9月29日,新西蘭阿西博頓市市長麥瑞·安德森到東北莊參觀,親自留言:你們表演的節目很精彩,深深感到東北莊雜技藝術的無窮魅力,真是太棒了!非常希望東北莊雜技到新西蘭去演出。2001年上海APEC會議上,東道主為各國首腦準備了精彩的文藝節目。演出時,美國總統布什準備中途退席,這時身邊的工作人員悄悄告訴他,下邊將表演中國雜技,布什這才又重新落座,他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元首,共同欣賞了精彩的雜技節目。雜技的名字叫--《草帽》,是由濮陽市雜技團一群天真、活潑、可愛的小男孩表演的。這個節目在美國奧蘭多迪斯尼樂園已保留10多年了。
    “哪里有雜技,哪里便有濮陽人”,濮陽雜技名揚天下。東北莊的老人能說清楚半個中國雜技團團長和名角的名字,比如,四川萬縣雜技團的劉芳、武漢雜技團的劉夫錄、山西雜技團的喬常順、甘肅雜技團的劉全、河北雜技團的劉春山、廣東雜技團的李鐵牛等等,這些濮陽人把雜技傳遍天下。
    東北莊雜技現狀
    喬水春是“喬家班”的第五代傳人,現今 75 歲了,從外表看他是一個地道的莊稼老漢,演了一輩子雜技,身材瘦小的他現在腿部明顯活動不便。他的妻子李素云告訴我們:“都是年輕時落下的病,練雜技苦呵,冰天雪地的,掃出一塊空地就是雜技場,光著身子在上面打滾、翻跟斗。上年紀啦,一著涼受傷的部位就疼。”喬水春也說:“是呵,今年是耍不動了。去年我還能倒立呢。”說起雜技他是充滿感情。

雜技之鄉:濮陽東北莊雜技—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喬水春坐在輪椅上變魔術
 

    喬水春的家中已經看不到當年喬家老屋輝煌時的影子。喬家老屋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人一把火燒了,慈禧太后御賜的那一對萬壽龍燈也在那把大火中化為灰燼。李素云大娘從里屋提出一把老舊的瓷壺對我們說:“龍燈給燒了,就剩下這把‘御壺’ 了。”我們看到,瓷壺釉面光滑,圖案清晰,色澤鮮艷,壺底還有“同治貢制”的印章。
    喬水春不善言辭,只是在拿出他爺爺喬志清的照片時,喬水春的話才多起來,喬家當年輝煌的光影似乎又一次籠罩了他:“我爺爺真是個非常精干的人,大家都十分佩服他。”如今,除了干點農活外,喬水春平時就在家里呆著,畢竟年事已高,活動不及前幾年靈便。他的徒弟很多,現在也都成了師傅,他常認真地告誡徒弟們要精心授藝,他說:“人家是沖著咱‘喬家班’ 的名聲來的,咱不能砸自己的牌子啊。”喬水春有兩個兒子,老二在浙江一雜技團擔任主要演員,留在濮陽的是老大喬中元,現在也已近 50 歲了,曾受聘于一家美國公司當教練,經他教授并出國演出的人據說不下百十人。

雜技之鄉:濮陽東北莊雜技—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喬水春的妻子李素云隨手拋起了水果
 

    除了喬家直系的傳人外,現在東北莊的雜技藝人也大都是“喬家班”的傳人,年輕一點的大多已走出本土,或在省外為師,或在國外發展,而留在本土本鄉的喬家弟子多是年事已高,以教授弟子、干農活和間或登臺演出為生。喬田福是“喬家班”的第六代弟子,在前不久新西蘭客人來東北莊觀看雜技時,已經 58 歲的他還爬上 17 米高的旗桿進行爬桿表演呢。
    雜技藝術在東北莊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盡管東北莊有些人家并不愿讓自己的孩子吃雜技表演這碗辛苦飯,但這并不影響雜技這門技藝在這塊鄉土上的普及。該村除了專門從事雜技表演的藝人之外,幾乎人人都會耍幾手。田間、地角、街頭、巷尾,在東北莊,到處都能看到有人時不時地玩兩下子。
    隨意走進一個農家,干凈的小院里,一邊鋪著紅地毯,一邊亮著金色的谷穗;房檐下放著農具,墻上掛著鮮紅的辣椒和豐滿的玉米棒子,放道具的百寶箱和衣柜并排放在一起。家里的鍋、碗、瓢、勺、報紙、手絹都是道具,他們順手拈來,即興表演,表情可愛,語言詼諧幽默,讓人賞心悅目。真可謂是“杈、耙、掃帚當道具,田間地頭練雜技,屋內床前做游戲。”
 

雜技之鄉:濮陽東北莊雜技—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東北莊于 2001 年 8 月專門成立了雜技學校。我們進入位于村南的雜技大廳時,廳內正有一群孩子在練功。雜技廳很大,也很冷,孩子們衣著單薄,個個都凍得小臉紅撲撲的。12 歲的張家壯和 11 歲的張家觀是弟兄倆,家在離東北莊不遠的山東省古云鄉,他們說他們很喜歡雜技,覺得玩雜技很神氣。“練成了還能出國呢。”虎頭虎腦的張家觀略帶羞澀地說完后,就又跑去練小飛叉了。六歲半的小姑娘劉可可是東北莊人,她是被母親硬送來的,她們家有兩個女孩,她是老大,母親覺得這是個出路,加上劉可可天生身子骨軟,適合練習雜技,母親就不由分說地把她送到了雜技學校,希望她早日掙錢替家分憂。教練喬今生告訴我們:“這是新收的一批學生,剛來了一年,只會些基本功。其他的人都在外面演出。” 64 歲的喬今生是喬水春的親侄子,受雇于雜技學校。他教授學員十分認真:“咱不能丟了‘喬家班’的臉呵。”
    雜技學校改變了東北莊過去家庭式教授雜技的簡陋模式。31 歲的劉忠偉是東北莊雜技學校校長,他說:“我也是從小練雜技的,后來搞廣告掙了些錢就全投在這里了,為啥?不就為讓咱東北莊的雜技不失傳,而且能發揚光大嘛,畢竟這也是一門藝術。”劉忠偉并不避諱談論學校的經營方式:“現在學校有四個團隊常年在外演出,一個在美國,還有三個分別在江蘇、浙江等地,他們掙的演出費除去工資、生活費之外,其余的都給我們寄回來,這就是在校學生的學費和學校各項費用的來源。等在校生學成后出去演出了,掙的錢也一樣:一部分是自己的工資,另一部分供給在校的師弟師妹們。這樣,學校才能進入良性循環,不然資金從何而來?”
    濮陽雜技學校是全國三大雜技學校之一,為全國80% 的雜技表演團體輸送骨干人才。
    1997年,東北莊又組織了濮陽民間雜技發展中心,向***輸出雜技表演人才。如今該中心已有濮陽、深圳歡樂谷和美國迪斯尼樂園三個固定的演出場地。目前東北莊約有 500 人常年在外進行雜技表演,雜技人才遍及全國27個省市,而在國內外擔任雜技團長的就有37人。朝鮮、日本、德國等41個國家的雜技團體,皆有東北莊的雜技人。
    1999年,美國迪斯尼樂園投資40多萬美元,在濮陽市綠色莊園內建造了一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雜技演出廳,每天都有演出。
    2000 年,濮陽市政府確定東北莊為重點旅游景點,投入巨資建設了雜技廳、室外表演場。這里已成為河南省旅游的一個亮點。
    《河南濮陽市東北莊雜技之鄉旅游景區控制性規劃》于2004年7月13日順利通過評審。項目規劃占地31.4公頃,由東北莊雜技之鄉旅游景區、魔幻時空隧道和中國雜技藝術學院三部分組成。該項目通過挖掘雜技文化的濃厚內涵,依托村鎮開發雜技旅游線路,依托城市策劃雜技旅游節慶活動,將東北莊建設為一個 “活”的雜技文化與技藝展示的博物館。在啟動東北莊旅游景區和村鎮建設的基礎上,積極申報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
    目前,從外地返鄉的29名國家退休雜技骨干,余熱生輝,傳藝授徒,使東北莊成了為祖國培育雜技人才的搖籃。

雜技之鄉:濮陽東北莊雜技—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處是道具,人人皆能秀
 

    【原標題】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北莊雜技(濮陽市)

    來源:互聯網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