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君寺村旋木:小旋木 大經濟
2013/2/19 14:50:0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8月3日,開封縣袁坊鄉府君寺村某旋木工廠廠主翟耀杰將數千個制好的光電陀螺半成品送往鄭州某玩具廠。近年來,府君寺村的旋木工藝走上了產業化之路,村民靠旋木一年“旋”出500萬元效益。
數天前,府君寺村被評為首屆“河南省特色文化產業村”,該村村支書徐彥山回想起當時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明義手中接過牌匾的那一刻仍激動萬分。
府君寺村的旋木工藝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40多歲的村主任閆金亭告訴記者,自他記事兒起府君寺就是遠近聞名的旋木生產村。他爺爺的旋木手藝也是祖輩傳下來的。據村里的老人講,該村的旋木工藝至少能追溯到清朝。
從前,府君寺村的旋木是手工制作,工作效率低。上世紀80年代后期,該村村民將電機進行改裝運用到旋木生產中來,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府君寺村的旋木工藝全都是采用機械化生產,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幾十倍。
1999年,在袁坊鄉政府的協調組織下,府君寺村將100多戶旋木生產戶集中在兩公里長的一條街道上,成立了旋木一條街,結束了該村旋木生產長期散亂生產的局面,走上了集中生產、經營的產業化之路。至今,這條街道上仍集中著近百戶旋木生產戶,走到街口,便可聽見機床的繁忙工作聲。記者 在各旋木生產處看到,旋木生產的原料大多是楊木、柳木等樹木的樹枝或廢料。“生產大戶1年能賣10多萬元,最小的戶1年也能收入兩三萬元。”徐彥山自豪地說。
走上產業化之路后,該村的生產戶開始思索生產新產品,產品從盆架、衣架等生活工具向工藝品轉移。該村村民翟耀杰的旋木廠從去年開始生產光電陀螺,小小的陀螺裝上電子元件就能旋轉出五光十色,遠銷多個省市。如今他的旋木廠已成為外地多家玩具廠的固定合作伙伴,每天為他們生產2000多個光電陀螺半成品,僅此一年產值就有數十萬元。
袁坊鄉黨委書記張憲德告訴記者,他們正引導府君寺村旋木生產向規模化、高檔化邁進,將旋木市場經營、生產質量標準進行統一,讓該村的特色文化產業之路越走越遠。(原標題:開封府君寺村旋木“旋”出一個產業)
來源:汴梁晚報 作者:馬翼飛 2007-8-7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