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中國書法之鄉河南孟津縣:六大文化產業促進該縣經濟新發展

2013/2/20 18:10:36 點擊數: 【字體:

中國書法之鄉河南孟津縣:六大文化產業促進該縣經濟新發展
孟津南石山村唐三彩技師正在為三彩馬上釉。 張寅亮 攝 

 
    孟津縣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文化的重要途徑,全面啟動“文化引擎”,強力打造平樂牡丹畫、朝陽唐三彩、黃河奇石畫、白鶴民間雜耍、黃氏青 銅器、王鐸書法藝術等六大文化產業品牌。去年,孟津文化產業增加值達3.2億元,已成為孟津文化產業的突出亮點和文化產業知名品牌。
    1、畫中牡丹四季爭艷
    近年來,孟津縣把平樂農民牡丹畫作為發展地方特色文化、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主導產業來抓,成功探索出一條產業化、規模化發展之路。以平樂村為依托,該縣 建起了集牡丹畫培訓中心、農民牡丹畫院、牡丹畫創作室、牡丹畫代銷點、作畫材料銷售等于一體的產業一條街;通過強化培訓、舉辦畫展、業務交流等,涌現出繪 畫愛好者700多人,其中專業繪畫150多人,被國家、省、市、縣畫家協會吸收為會員的60多人,形成了農民牡丹畫創作、裝裱、銷售等一條龍的文化產業基 地,作品遠銷日本、美國及東南亞等地;投資數億元打造的集休閑度假、文化旅游于一體的漢魏文化演繹園、“漢魏風情牡丹園”將成為河南最大的以牡丹畫為主的 文化產業集聚區。
    目前,由市、縣共同實施和投資的“平樂農民牡丹畫文化創意產業園”已初具規模,占地25畝的牡丹畫寫生園和6000平方米的美術館培訓中心綜合樓已建成投用,200棟畫家創作樓已銷售一空。
    2、三彩之鄉增輝洛陽
    孟津縣朝陽鎮南石山村被譽為“中國唐三彩第一村”,其三彩燒制工藝已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高水旺為代表的一批大師也贏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國家或省工藝美術師等稱號。
    朝陽鎮南石山村是唐三彩工藝的發源地,改革開放后,該村先后建起三彩專用泥料廠6個、釉彩代工原料廠1個、泡沫包裝廠1個、電窯50門。各家三彩廠不出村就可選購原料、模型、包裝和租用電窯等,形成專業化生產、系列化服務的新局面。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南石山村現有唐三彩生產企業72家,從業1000多人,年生產各類唐三彩工藝品100萬件。唐三彩工藝品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 斷豐富創新,形成了新工藝、仿古工藝和壁畫三彩3大類,品種3000多個,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及歐美、日本等數十個國家,年產值7500多萬元,利稅達 800萬元。
    目前,該縣正在籌建朝陽唐三彩文化產業園、洛陽唐三彩博物院和三彩工藝展銷中心等;積極促進九朝文物復制品公司與上海拾荒 動畫設計有限公司、洛陽小破孩動漫博物館合作,開發盛唐“胖妞”、三彩“小破孩”文化創意產業項目,拍攝《唐三彩》、《胖妞游洛陽》等動漫影視作品,將唐 三彩產業做寬、做活、做大、做強。
    3、黃河石畫綻放新顏
    石頭上竟然“開”出嬌艷的牡丹花——這些精美的黃河石畫出自農民之手。
    孟津縣白鶴鎮的農民畫家,依據石頭的形狀,創作出富貴牡丹、古剎名塔、溪流小橋和唐三彩馬、龍門石窟等具有濃郁洛陽地方特色的石畫精品。目前,該鎮已涌現出200多名黃河石農民畫家,年可創作出黃河石畫數萬塊。
    白鶴鎮依據資源優勢,把黃河石畫作為一項特色文化產業來抓,先后組織參加了牡丹文化節和深圳“文博會”大型展覽,共展出石畫作品5000多方。同時,該 鎮還將籌建“中國黃河石畫館”和農民黃河石畫一條街,建立鎮村兩級黃河石畫活動場館,評定一批“奇石書畫藝術家庭”和“新農村藝術之星”等,做大做強黃河 石畫產業,使之成為該縣文化旅游產業的新興主導產業之一。
    4、民間雜耍走遍全國
    王隨瑯,今年50多歲,孟津縣白鶴鎮柿林村人,是一位雜耍藝人。30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從一個普通的雜耍藝人成為擁有多處固定動物展館的成功創業者。在該縣像王隨瑯這樣的民間藝人很多,民間雜技已成為該縣一項規模宏大的文化產業。
    白鶴鎮號稱“雜耍之鄉”,其雜耍之藝始于唐宋,興于明清。該地不論男女老少,上至70歲的老翁,下至幾歲頑童,均可隨手變幾套戲法。
    如今白鶴鎮雜耍已遍及全國,從低檔次到高檔次,雜耍已成為一項文化大產業。在各省會城市公園、動物園都有孟津人承包的娛樂項目,他們建起動物、植物等展館,從業萬人以上,年創收4000多萬元。
    5、粵鈺青銅器俏銷四方
    近日,2011金譽杯河南之星設計藝術大賽在鄭州閉幕,洛陽粵鈺青銅器有限公司獲評最佳設計機構,公司董事長黃燁儒的天子駕六青銅器獲設計專業銀獎。
    粵鈺青銅器為中華青銅器高仿真之首,明末清初,收藏界就有“家有粵鈺,不藏金玉”的說法。孟津縣送莊鎮的黃燁儒是黃氏粵鈺青銅器制作第十七代傳人,其仿 制的粵鈺青銅西周毛公鼎榮獲“上海2009年仿古工藝品及技術展覽會”金獎,其他多項產品榮獲國家級博覽會“優秀仿制獎”、“最佳工藝獎”,黃燁儒也榮獲 “當代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大師”稱號。目前,該公司制作的青銅器有七大類490多個品種,作品涵蓋中國商周以來出土的青銅器。其獨到的手工工藝,堪稱中 國一絕。
    2011年11月,洛陽粵鈺青銅器公司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在橫水鎮投資600萬元擴建廠房,計劃用3年時間建成占地600畝至1000畝的大型青銅文化創意園。預計2012年年底,一座集科研、設計生產于一體的青銅文化產業園可投入生產,年創造產值8000萬元。
    6、王鐸故里翰墨飄香
    孟津是大書法家“神筆王鐸”的故鄉。該縣因王鐸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以及留在其故居的90塊稀世珍寶《擬山園帖》,從而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書法朝圣地。
    該縣有王鐸故里和王鐸書法館兩處景點建筑。王鐸故里位于會盟鎮老城村,由故居和后花園兩部分組成,總面積5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 是一所面闊五間的五進深宅大院。故居內共收藏王鐸書法代表作品《擬山園帖》石刻等200多件,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3A級旅游景區。王鐸書法館位于 縣城黃河路中段,占地9000平方米,該館坐北朝南,為明清建筑樣式,正面大殿七間,各個殿宇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館內收藏王鐸書法石刻260多件,大型 條幅74幅,代表作《擬山園帖》、《瑯華館帖》、《龜龍館帖》、《柏鄉帖》等10多種石刻長卷,堪稱書法藝術的寶藏。
    該縣圍繞書法文 化,以打造海內外著名的書法朝圣地為目標,進一步提升王鐸故居和王鐸書法館的知名度:辦好王鐸紀念節會,籌備拍攝影視劇《神筆王鐸》和其他影視宣傳片,擴 大王鐸書法影響力,并與高校合作,創辦王鐸書法學校,培養書畫人才。同時,該縣創新管理模式,形成產供銷一體的管理模式,把王鐸書畫產品打造成知名品牌, 實現年銷售額300多萬元。(原標題:六大文化產業 涌動興縣春潮)

    來源:洛陽日報        作者張寅亮         2012.1.18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