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于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獨有的 國寶瓷器,憑借其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復雜的配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湖光山色、云霞霧靄、人獸花鳥蟲魚等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 味,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國成立后,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關懷下,鈞瓷的恢復燒制工作開始,鈞瓷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鈞瓷生產 工藝與水平都得到了劃時代的提升,不斷的作為國禮現身世界。
鈞瓷色彩之多,不勝枚舉。最著名的有:玫瑰紅、海棠紅、胭脂紅、雞血紅、朱砂紅、茄色紫、葡萄紫、鸚哥綠、蔥翠青、梅子青、天青及窯變的各種色彩。相傳以胭脂紅、蔥翠 青和墨色為難得之佳品。
鈞瓷器皿,棱角分明,線條優美,文飾簡練,雕塑別致。
鈞瓷傳統作品尊、鼎、缽、洗、瓶等陳設品,置之庭室,富麗堂皇,滿屋生輝;陳之幾案,賞心悅目,雅致韻人。
鈞瓷胎質,陶治清純,堅實細膩,扣之其聲如罄,清脆悅耳。
鈞瓷的釉質深厚透活,晶瑩玉潤,有明快的流動感。釉中常常呈現出珍珠點、魚子、菟絲、蟹爪和蚯蚓走泥似的紋路。
古人用"五光十色潤如玉","鈞與玉比,鈞比玉美"來贊美鈞瓷釉質的純凈和釉色的艷麗。
禹州鈞瓷史略
禹州鈞瓷始于唐,盛于宋,又經歷了元、明、清直到今天,在這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它始終閃耀著絢麗奪目的光彩,為世人所青睞,特別是宋代以來,鈞瓷 一直被皇家定為御用珍品,只能皇家使用,不許民間收藏,享有“黃金有價鈞無價”之盛譽,“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片”、“雅堂無鈞瓷,不可自夸富”,鈞 瓷其觀賞價值之高,藝術魅力之大, 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
禹州鈞瓷特點
在器型上,不僅吸收其他陶瓷藝術的造型,如人物和動物造型,而且設計創新,如魚瓶、花插,體現出現代陶瓷個性化
在釉色上,采用新的配料,燒制出以前沒有的顏色,使鈞瓷的色彩更加斑斕。有一件極品掛盤,上面呈現出七八種色彩,盤折曲繞,互相襯,精美至極。
在裝飾工藝上,采用了以前鈞瓷沒有的雕塑、雕刻和手繪山水圖案的手法,盡管這種創新還略顯稚嫩,但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在燒造設備和技術上,進行了改良。采用高速拉坯機,提高了生產效率,大大降低了廢品率。燒造由煤燒改燃氣,火力均勻,使釉面潔凈,色彩更加鮮亮。
鈞瓷鑒賞
鑒賞鈞瓷,一看釉色,二看造型,三看工藝。造型如何,看后便知;工藝粗細,也不難察驗;唯有釉色,要下一定的工夫。那么究竟什么樣的釉色才算是上乘的,又 該如何去鑒賞呢?用九個字概括:境、活、變鑒賞一件鈞瓷的釉色,只要按照上述九個字去分析,基本上都能分出優劣來。但應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件鈞瓷都具備上 述九個特點,如窯變單色釉就沒有“境”和“變”,所以有時也不能強調一件好的鈞瓷非要同時都具備這九個特點。(原標題:禹州鈞瓷)
來源:河南旅游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