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反復充分論證 “中國木蘭之鄉”在河南虞城
2012/8/27 15:34:5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宋成樹認為,作為“中國木蘭之鄉”,對一些有關木蘭故里的異說沒有必要再去爭論,“專家已經反復充分論證,并且向虞城授予了‘中國木蘭之鄉’的稱號。另外,虞城縣有確鑿的文物證據,是別的地方所沒有的。”
以前,在一些文章中,木蘭故里有宋州、商丘、亳州、譙郡、黃陂、延安6處之說。除黃陂、延安外,一些詩詞及古文中記載的木蘭是宋州人、商丘人、亳州人、 譙郡人,其實都是指現在的虞城縣營廓鎮。這是地理沿革造成的,虞城縣營廓鎮在歷史上曾經分屬于宋州、商丘、亳州和譙郡,這幾個地方根本沒有爭論的必要,只 需了解地理沿革史就行了。至于黃陂,稱黃陂木蘭山就是為了紀念花木蘭而得名。其實,木蘭山在隋朝時還稱青獅嶺,后因山上盛產木蘭花而得名,黃陂的《黃州 志》(黃陂古稱黃州)就是這樣記載的,根本不是現在說的情況。而延安,曾經宣傳那兒出土了一個花木蘭墓碑,此說根本就是假新聞。
在虞城縣營廓鎮木蘭祠,現存放著一塊元朝建造的《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及一塊清朝建造的《孝烈將軍祠辨誤正名記》碑。兩塊碑的主要內容都考證了木蘭的時代、家鄉、事跡,這兩塊碑是木蘭故里在虞城的最重要佐證。
宋成樹說,元朝的《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是中國目前存世最早、記述木蘭事跡較為詳盡的一塊碑,任何地方說是“木蘭之鄉”都“空口無憑”,只有花木蘭真正的家鄉虞城縣,才有這種確鑿的物證。
另外,花木蘭是虞城營廓人,有民間不斷的文化傳續。每年農歷四月初八是花木蘭的生日,營廓周邊數十萬群眾會到木蘭祠敬仰“女神”花木蘭,并在當地形成一個廟會,至今不衰。虞城縣流傳的木蘭傳說,已經申報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原標題:虞城是“木蘭之鄉”證據確鑿)
來源:內蒙古日報 2009.12.10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