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尖鄉位于河南固始縣,柳條加工即柳編業聞名遠近,故有“中國柳編鄉”之美譽。
近年來,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三河尖鄉充分發揮柳編工藝的傳統優勢,變對抗種植為適應性種植,變傳統工藝優勢和勞力優勢為經濟優勢,大力發展柳條種植和柳編生產,培育出了特色產業,走出了快速發展之路。
自1988年,萬正和創辦該鄉第一家柳編工藝廠至今,全鄉已擁有柳編企業48家,其中獲得進出口自營權的企業達14家,帶動全鄉及周邊省市鄉鎮近20萬人從業。2003年,柳編企業總資產2.6億元,實現柳制品出口供貨3億元,帶動區域經濟增長20億元。先后涌現出正和集團、翔宇集團、遠東集團、瑞祥工藝廠等一批海內外知名企業。在柳編之鄉,靠柳編闖出一批市場經濟的弄潮兒:纖手編出幸福路的全國人大代表陶麗華;“全國十杰青年農民”、誠信經營、名聞遐邇的“柳編大王”萬正和;“黨叫我富,我帶民富”的“雙帶典型”姚瑞坤,這些弄潮兒,帶動了三河尖鄉獨具特色的“能人經濟”。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進一步深化,三河尖鄉的柳編產業鏈條進一步拉長,當地黨委政府圍著“大”字做文章,狠抓“龍頭企業”的建設,把“龍頭”伸向國際市場,把“龍尾”擺向千家萬戶,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在固始縣林業局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指導下,該鄉引進柔韌性好、產量高的杞柳,使柳條種植面積由原來的2萬畝增加到4萬畝,柳編也有單一的柳編制品發展到草、木、藤、鐵等原料的新品種,產品也進行內飾、噴漆、打蠟等先進的加工工藝,使其在國際市場上一路領先。同時,該鄉走發展定單,以銷定產的路子,建立了以柳條基地、柳編原料市場、編織農戶、生產合作組 、柳編生產廠家、運輸公司、出口公司、國內外市場等為中心的產業鏈,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走上了快速可持續發展道路,到目前,全鄉48家柳編企業創新的20多個系列,12800個品種的柳制品已出口世界86個國家和地區,創產值2.3億元,出口創匯2760萬美元,全鄉柳編企業實現稅收 433萬。
快速發展的三河尖鄉先后被授予“全國出口創匯先進鄉”、“河南省鄉鎮企業100家出口基地”、 “全省鄉鎮企業外經外貿工作管理先進單位”等稱號,2003年9月,被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授予“中國柳編之鄉”榮譽稱號。
如今,該鄉新一屆黨委政府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了占地1050畝的望馬移民新區。配套的柳編工業園區、柳條和柳制品市場區、住宅區、商業區、行政區、文化區等,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新型集鎮。
三河尖鄉柳編城——我國唯一的一座柳編現代科技園和全國最大的柳編交易市場,其建成投產,將成為豫、皖、鄂三省的柳編研發基地和柳條集散地。
三千里河東入海,九萬里風鵬正舉。“當你走進柳鄉,沐浴著柳韻春風,感受著釅釅的柳鄉風情,你感覺到三河尖人民的夢想還會遠嗎? ”在采訪中,三河尖鄉黨委書記郭克明自豪地說。
與時俱進,敢為人先,三萬七千勤勞智慧的三河尖兒女正闊步奔小康。(原標題:固始縣三河尖鄉柳編編出小康路)
來源:中新網 2008.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