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成為河南寶豐一張獨具特色的文化名片(2)
2012/8/15 14:40:0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從變戲法到民間文化產業
魔術是寶豐縣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過去民間藝人是:“一捆圍布一根繩,三根竹竿來搭棚,真真假假變戲法,換得銀錢回老營。”改革開放以后, 寶豐縣域內以魔術為主,曲藝、歌舞為翼,氣功武術為輔的各類民間藝術表演團體像滾雪球一樣迅速發展。進入21世紀,寶豐魔術達到鼎盛時期。它不僅豐富了人 們的文化生活,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魔術真正成為當地一個支柱產業。目前,魔術產業已涉及趙莊、商酒務、肖旗、石橋、大營、張八橋、前營等7個鄉 鎮,全縣擁有1400多個民間表演團體,從業人員5.5萬余人,表演團體總數和從業人員數均占全國的一半,全縣民間團體年創演出收入已達4.02億元。他 們農忙務農,農閑從藝,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有的還走出國門,到越南、緬甸、俄羅斯演出,形成了頗具規模的民間文化產業。
“聽起來神出鬼沒,演起來偷梁換柱,看起來捧腹大笑,點破了恍然大悟”,這就是寶豐魔術的魅力所在。寶豐農民登舞臺點石成金,下田間能犁會 耙,不少人靠玩魔術發家致富,有的還回鄉辦起了企業。特別是近年來,寶豐民間演藝事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當地服裝、道具、音響、大篷、運輸和廣告設計等 10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些產業每年可為當地農民創造產值1000多萬元,形成了全國唯一成規模的民間魔術、道具、表演服裝市場,成為安排農村富余人 員,增加農民收入、傳播先進文化、建設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新途徑。
寶豐魔術走出了一條“農民自辦文化、政府扶持農民辦文化,文化讓農民樂起來、富起來”的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路子,形成了獨特的民間藝術格 局,成為綻放在中原大地的藝術奇葩,這種以非物質的生產方式分流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創舉,被中宣部、國家文化部稱為“寶豐文化現象”,引起各級領導、政策研 究部門及思想理論界的極大關注。2006年8月,寶豐縣被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魔術之鄉”。2006年10月10日至11日,由中國雜協、省委 宣傳部、平頂山市委市政府主辦,寶豐縣委、縣政府承辦的中國·寶豐第三屆魔術文化節和首屆“寶豐杯”魔術邀請賽成功舉辦,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和廣大群 眾的一致好評。
農民魔術如何走得更遠
不可否認,以魔術為主的寶豐民間演藝業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受客觀條件的限制,節目創新、演員藝術素質的提高存在困難;有的團體在 藝術上已具備了打造名牌團的實力,但由于缺乏資金,發展緩慢;有的團體有較雄厚的資金實力,但發展方向不明確,在節目的創新打造上下工夫不夠;還有少數團 匆匆上馬,急功近利,違法經營,造成不良影響。所有這些都影響和制約著寶豐民間職業藝術團體的進一步發展。
丁德龍的父親丁發生,70歲,從藝58年,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他認為,要使寶豐農民魔術能夠走得更遠,一要有領軍人物,人們一提起寶豐魔 術,就會想到某人,這樣才能把魔術這張名片打得更亮。二要實行精品戰略,要有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三要通過多種平臺擴大影響,通過世博會等平臺不斷擴大寶 豐魔術的影響力。丁發生希望在有關部門或有識之士的支持下,在鄭州或北京打造一個像“劉老根大舞臺”一樣的演藝平臺,讓寶豐魔術散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輝。
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支持和引導,對寶豐魔術的不斷發展壯大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寶豐縣委宣傳部的同志告訴記者,寶豐縣自2008年12月 份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8個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之一以來,就緊緊依托省文化改革發展的大好機會,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魔術演藝業為支柱,構造全 國知名的魔術演藝文化試驗區”的要求,加強領導,完善機制,突出重點,狠抓落實,以文化創意產業園、文化特色街、中原魔術職業學院、汝瓷文化園、觀音園 區、趙莊魔術大觀園等6大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大投入,強力推進,做強做大文化產業,努力打造“中國民間演藝之都”。
今年5月份,寶豐縣融資500萬元左右,用于試驗區文化項目建設。縣財政還拿出300萬元設立文化創意基金,鼓勵本地優秀的魔術師用于對魔 術節目的創作、研發、包裝、表演等。此外,今年年初,該縣拿出近6萬元,把以丁德龍為首的三名青年農民魔術師送到中央戲劇學院,進行為期4個月的表演培 訓,進一步提高了魔術師的藝術修養和藝術水平。今年5月份,該縣又成功舉辦了2010河南·寶豐趙莊魔術大會擂臺賽,擂臺賽不僅推出一大批魔術新秀,而且 推動了魔術節目的創新發展。
寶豐縣委書記王宏景告訴記者,近年來,寶豐走出了一條農民創造文化、文化造福農民的創新之路,形成了獨特的“寶豐文化現象”。今后,寶豐縣 在魔術文化產業發展方面,要著力實施“六個一”工程:一是辦好一個節會,即中國·寶豐魔術文化節。通過魔術文化節的舉辦,展示寶豐文化產業發展的成果,擴 大寶豐文化的影響力。二是打造一批精品節目。邀請專家策劃、包裝魔術精品情景劇,創新一批精品節目,培育一批精品演藝團體和文化龍頭企業。三是培養一批人 才。該縣計劃與中雜協、省雜協聯手,選拔像丁德龍一樣基礎扎實、天賦較好的優秀青年魔術表演人才,進行重點指導和培養,打造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演藝新秀。 四是唱好一臺大戲,即辦好魔術擂臺賽。計劃與河南衛視合作舉辦全國性的魔術擂臺賽。五是辦好一所學校,即中原魔術職業技術學院,為寶豐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人 才支撐。六是建好一個基地,即以正在開工興建的寶豐文化創意產業園為核心,利用2至3年的時間,努力把寶豐文化創意產業園打造成全國知名的文化旅游景點。(原標題:寶豐魔術:一張獨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來源:平頂山日報 本報記者:田秀忠文/圖) 2010.9.1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