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guān)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guān)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治水除患功并禹 總理江河黃大王

2013/6/24 11:19:43 點擊數(shù): 【字體:

   
    匾額狀況:“總理江河”匾上款為“恭獻河神黃大王”,下款為“大中華民國拾伍年叁月上浣”。 

  專家評析:這是一個功德匾。總理,有全面管理的意思。總理江河,全面管理江河,大江大河都得聽他的調(diào)遣。贊的是黃大王治水本領(lǐng)高超,包含的是送匾者由衷的贊嘆和敬佩。黃大王,原名黃守才,偃師市岳灘鎮(zhèn)王莊村人,生于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逝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民間治水專家,“大王”是對其神化了的尊稱。清康熙曾在黃守才去世74年后封其為“靈佑襄濟王”,以后的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等都有封號追加,加起來有12個之多。 

  “總理江河”匾現(xiàn)掛在偃師市岳灘鎮(zhèn)王莊村的黃大王廟內(nèi)。10月的一天上午,我們來到王莊,只見黃大王廟坐落在村南,面積不大卻極有情致。供奉黃大王的正殿坐北朝南,高大雄偉,氣勢不凡。在廟內(nèi),我們有幸遇見了黃守才的第11代后人黃金旺,他告訴我們,黃大王廟始建于清雍正年間,原廟低矮瘦小,隨著時代的變遷,歷經(jīng)河水的沖淤,到民國時期已經(jīng)沉入地下,現(xiàn)在的黃大王廟是1997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 

  生時天降祥瑞 

  少年才能驚人 


  遍觀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名人的誕生大都有一番神奇,總有諸般祥瑞自天而降,昭顯此人與眾不同。當然,這些祥瑞很大程度上是后人編造和演繹出來的,是一種善意的杜撰,美麗的謊言。黃大王自然也不例外。 

  傳說大王降生之前,其母曾到嵩山祈禱,后夢一神人鶴發(fā)童顏,足踏祥云,自嵩山冉冉西來,至洛河之陰,伊水之濱,神人停云不前,下視良久。平空里就有一團五色彩云飄然而下,墜入黃宅,籠罩黃母所住之屋,屋內(nèi)頓時溢出檀香之濃郁芳香,空中傳來渾厚之聲“河神生,黃王降”。人們驚異未定,黃大王已呱呱而生。如此誕生的孩子自然不同凡響,更何況神人已有明示,所以,黃大王小小年紀,便有驚人的才能表現(xiàn)。 

  一次,大王和哥哥在一口井邊嬉戲玩耍,一不小心,他掉到井里去了。哥哥驚恐萬狀,哭著跑回家叫大人,家中父母和街坊鄰居聞訊趕至,慌忙施救。不料從井口探頭往下一看,卻見大王端坐水面,毫發(fā)未損,兩只小手拍打戲水,玩得正高興呢!井上人喜出望外,趕緊遣人下井,抱出大王。神奇小子大名遍傳四鄰八鄉(xiāng),聽者人人稱奇,個個道神。 

  大王6歲時,父母俱逝,無奈到姥姥家隨舅舅生活,舅舅嚴厲,平日里訓他罵他是常有的事兒。一天在洛河行船,不知因為啥事兒,舅舅又罵了起來,大王年少氣盛,心性剛強,一急火,縱身跳進了滔滔河水,瞬息即沒。舅舅大驚失色,悔恨莫及,趕緊請人沿河打撈,但從上午撈到下午,上下十里生不見人,死不見尸。想起姐姐一生凄苦,遺子可憐,舅舅捶胸頓足,放聲大哭。他正哭得痛,有人就發(fā)現(xiàn)大王從洛河上游脫水而出,踏水而來。眾人趕緊接上岸,只見大王氣定神閑,衣干如故。 

  治水造福一方 

  除患百姓平安 


  小時就有過人本領(lǐng)的黃大王長大后成了治水方面的專家,關(guān)于他治水除害、造福一方的事跡,《河南府志》、《大清會典》、《黃運兩河紀略》、《洛陽縣志》、《偃師縣志》等史志書上都有記載。 

  崇禎八年(1635年),洛水和谷水上漲泛濫,大水涌入洛城,淹及福王府。福王府有人可能還不太清楚,但老城青年宮想必大家都知道,這青年宮就是福王府的舊址。都淹到這兒了,可以想象水勢的兇猛異常。 

  明福王朱常洵嚇破了膽,趕緊請來黃大王,黃大王查看洛水谷水的地理位置,比較兩水的不同情勢,一會兒工夫便已有了對策。在他的指揮下,不到一個時辰,水退浪歇,洛陽城躲過一劫。朱常洵感激不盡,要大王出來做官,要贈給金銀玉帛,都被他統(tǒng)統(tǒng)拒絕。 

  黃河開封至封丘之間的荊龍口大堤歷來是險工地段,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荊龍口決堤,洪水洶涌北流,封丘被淹。封丘段是黃河南北運漕道的要沖,洪水攜泥帶沙,將漕道淤塞,大動脈受阻,危及國計民生。已經(jīng)夕陽西下的大明王朝如同雪上加霜,崇禎心急如焚,派工部侍郎周某人赴河南治水,可惜這廝水平不濟,歷時一旬又半,空空耗費了10萬兩雪花銀,水患如故。無奈之際,周侍郎到偃師請來黃大王,大王趕至現(xiàn)場,調(diào)兵遣將,疏堵結(jié)合,3日之內(nèi),黃河水歸故道,漕道復通。 

  以上都是大手筆,再說兩個小動作,反映的也是黃大王精通水性,扶危救困的事。 

  崇禎十年(1637年),有一商人為母醫(yī)病,出外購買參茸,行至開封柳園渡口時,不慎將所帶銀兩失落于急流之中。商人自覺愧對老母,情急之下嚎啕大哭,幾欲投水自盡。有人請來大王,大王到水邊看過水勢,拿過一把船篙插入水中說:“順篙下去,失金可得。”有水性好的順篙而下,果于水底將銀兩撈出。 

  崇禎十三年(1640年),天下大亂,李自成義軍打入河南,百姓流離失所,外出逃難者絡(luò)繹不絕。大王哀民生之艱難,指示大家黃河北某處地方可以避亂。他借來舅舅船只,招雇船工數(shù)十人,頻頻往返黃河兩岸,不停渡人。無奈人多船少,再努力過河人數(shù)總是有限,流寇已經(jīng)逼近,南岸未能過河的百姓還有上萬人。情急之下,大王折下柳枝數(shù)十枝,趟入河中,從這岸到那岸,一路走一路插,然后告訴百姓順著柳枝走。百姓紛紛下水,順柳枝涉水而行,上萬男女老幼安全到達彼岸。 
  
    治水勞苦功高 

   守才逐漸成神 


  民間都把黃守才當成了神,其實,他是一個人,是一個擁有豐富水利知識的治水專家,他豐富的水利知識,來源于他的勤奮好學。 

  黃守才20歲時,向一位姓楊的大儒求婚,楊大儒征求女兒意見時說的一段話,可作為對黃守才的中肯評價:“黃守才祖上世代業(yè)儒,孔孟傳家,為士大夫者不乏其人。他精通儒術(shù),且通水性,體貌英俊,明禮謙恭。吾欲以汝妻之,如何?” 

  嫁給這樣一個才貌雙全的帥哥,楊家女兒當然愿意了。放下這段不提,只說黃守才滿腹珠璣。相傳他曾到緱山、嵩陽書院等地求學,讀過的書籍有《皇極經(jīng)世》、《太極圖說》、《四箴四銘》、《朱子全書》、《擊壤集》等。他對水利方面的書籍情有獨鐘,曾得到程夫子的遺書《禹貢》,苦心鉆研書中的治水之道,后來,他結(jié)合自己數(shù)十年的治水經(jīng)驗,寫出了《禹貢注疏大中講義》、《洪范九疇九河圖》、《治河方略》等書。 

  正是因為擁有了豐富的知識,加上勤于實踐,他的經(jīng)驗越積越多,治水人到患除,得到了上至朝廷官府,下至黎民百姓的敬重和佩服。在越來越多的傳說中,他不斷被夸張夸大,再加上死后眾多皇帝賜予封號, 到后來,在人們的心目中,他已經(jīng)成了一個上曉天文,下通地理,禱之即應(yīng),祈之即來的無所不能的神,人們紛紛建廟祭祀。據(jù)初步考證,在伊洛河流域和黃河流域,大大小小的黃大王廟有2700多個,光偃師就有18個。 

  黃大王死后葬于偃師佛光的牛窯,關(guān)于他的安葬,又有一個傳說:大王生前只告知死后葬在此地,但沒有說明具體地方,他交待后人,把靈柩抬到山上,到哪個地方綁棺材的大繩斷了,就在哪個地方下葬。后人按其吩咐,抬棺上山,走到一處果然大繩斷裂,再看停駐地,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按風水學所說,真乃一方寶地! (原標題:治水除患功并禹 總理江河黃大王)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晚報 2008-11-10 作者: 陳旭照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