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河南人的“洛神賦”

2013/6/24 15:32:18 點擊數: 【字體:


河南人的“洛神賦”

曹植狂舞

河南人的“洛神賦”

甄宓自縊
 
    在文化上,河南總是不甘落后的。這不,河南已經為“兩會”準備好了舞劇《水月洛神》。

    3月9日至11日,由鄭州歌舞劇院全新打造的大型舞劇《水月洛神》將在北京保利劇院和觀眾見面,一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將應邀觀看此劇。記者有福,先在鄭州看見了“洛神”,很美,很給力。

    通常,在一部舞臺劇誕生之際,人們總是會在節目單上看見若干“感謝”,感謝領導支持,感謝企業贊助……《水月洛神》的節目單不需要這么客氣,因為,領導就是《水月洛神》的策劃者和出品人。不妨看看《水月洛神》演職員表中顯赫的“上上欄”:總策劃李克(河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孔玉芳(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省長);出品人連維良(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趙建才(鄭州市市長);總監制丁世顯(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從河南省到鄭州市,各級領導對《水月洛神》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故事要從2004年說起,要從簇新的鄭州歌舞劇院說起,要從罕見的《風中少林》說起。

    生正逢時:《風中少林》激流勇進

    鄭州坐落在中原腹地,是一座歷經了3600余年風雨滄桑的古都,也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現代都市。然而,歷史有時是資本,有時卻是負擔。當眾多新興的城市也大膽喊出“文化立市”的英雄主義口號時,老牌的鄭州犯起了嘀咕:咱們鄭州怎么辦?

    “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只有創新才有生命力,只有精品才有好效益”,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丁世顯提出了這樣的觀點。2004年3月,鄭州市火速組建了鄭州歷史上第一家歌舞劇院,成立伊始,就決意革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全面進行劇院體制、機制創新,堅持實行市場運營項目制、創作人員委約制、主要演員簽約制、演職人員聘用制的運作方法。

    這一系列改革得到了鄭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時任鄭州市委書記的李克更是給予鄭州歌舞劇院無微不至的關懷。自上而下的層層支持,如同鄭州歌舞劇院上游的蓬勃的活水,助推年輕的劇院激流勇進,一發而不可收:

    從全國11個省3000多名專業演員中,精心挑選出50多名演員,組織推出大型原創舞劇《風中少林》。《風中少林》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它首次把武術和舞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而體現出的藝術造詣,還在于作為河南第一部真正走向市場的舞劇,它令“鄭州歌舞劇院模式”成為河南乃至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鮮活的藍本。《風中少林》曾經被媒體評為“河南人的風、雅、頌”,陸續奪得全國舞臺藝術生產領域的多項大獎,迄今已經在國內外60多個城市演出300多場,以至于人們提起河南,言必稱《風中少林》。

   但是,鄭州歌舞劇院沒有躺在功勞簿上止步不前,更沒有將《風中少林》“馬放南山”,而是故意淡出公眾視野,潛心回爐淬火,準備下一輪沖刺。后話便是2010年底交出的另一份答卷——舞劇《水月洛神》,一時間,眾人皆為之驚嘆。

    聞“機”起舞:《水月洛神》應運而生

    時間轉而進入2010年夏天。7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體學習時,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就深化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作重要講話,總書記明確指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實現,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當文化被人們從戰略高度審視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時,千百年來一直被文化深入浸潤的河南人又坐不住了!河南省委連續召開各種會議,有力部署如何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在常務副省長李克等的陪同下,走訪部分省直文藝院團,走進排練現場,與文化工作者面對面交流,共同探討繁榮和發展河南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之策。盧展工鼓勵文藝院團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不斷增強內部活力,爭取多出人才、多出精品。

    決策是催化劑,老百姓對文藝精品的需求是原動力,河南省委、省政府決定以文藝創作為抓手,依托河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重點打造包括富有地方特色的豫劇在內的4臺大型原創舞臺劇目,《水月洛神》由此應運而生。“用嶄新的觀念照亮古老而又豐富的文化資源”,這是大家在《水月洛神》創作伊始達成的共識,鄭州市委、市政府以敏銳的文化自覺和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再一次成為鄭州歌舞劇院的精神棟梁。

    剛柔并濟:文化鄭州“自鳴得意”

    要創作出一部反映河南地域特色的舞劇新作,使其能夠成為中原文化名片,該如何下筆?回答這個難題的是曾經為《風中少林》操刀的著名舞蹈理論家、評論家、編劇馮雙白。創作過多部大型舞劇、舞蹈詩作品的馮雙白把目光瞄向了1700多年前三國時代文學名家曹植的千古名篇《洛神賦》和《七步詩》。“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途經洛水,夜宿舟中,曹植恍惚間遙見洛神凌波御風而來,曹丕卻把洛神攬入了自己的懷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名句,發人深省地揭示了利益相爭下的人生悲劇!馮雙白和總導演佟睿睿等主創人員用現代審美意識探究洛神傳說的古典美,用舞蹈語言講述了這場跨越千年的凄美相遇。

    藝術精英們組成了該劇的主創班子:中國歌劇舞劇院一級導演佟睿睿擔任舞劇總導演, “80后”作曲家郭思達捉刀帶眾人在現實與夢境中神游,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服裝設計師麥青把傳統文化與現代理念轉化為曹氏兄弟與洛神的個性化服飾……還有,言簡意賅的舞美設計,能說善舞的多媒體,可以說為今天舞臺上的大制作風氣提供了不奢侈卻合適的有益借鑒。一干年輕的人馬,在“老將”馮雙白提供的文學性、舞蹈性以及人性很強的舞劇故事中糾結、纏綿、醒悟,令《水月洛神》為中國民族舞劇撐起了一張具備好氣色的臉面:舞劇也是可以把故事講清楚、把人物跳生動、把思考弄深刻的,舞劇不是膚淺的。

    優秀青年舞蹈家汪子涵在《水月洛神》中扮演曹植,這個因排練弄傷了腳踝的舞者仍然令人心醉地詮釋了千余年前的詩人曹植,讓人不禁想要回到三國,找到那個會寫詩、會打仗、會愛女人的男人,找到那個手捧琴弦心意闌珊的男人,念他的詩給他聽,告訴他:“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早已千古傳誦。曹植的風采蓋住了洛神的舞美與癡情。所以,很多人想把《水月洛神》叫做《洛神賦》,以為包容性更大,回味的空間也更大。但是,先有《風中少林》,后有《水月洛神》,人們不忍心動了鄭州歌舞劇院的“姊妹篇”,只是在心上叫幾遍“洛神賦”也就罷了。

    2010年12月初,《水月洛神》在河南藝術中心成功首演,中國文聯副主席白淑湘由衷地表示,《水月洛神》大美無言、大悲無言、大愛無言,讓她震撼。

    為使《水月洛神》真正成為彰顯中原文化的舞劇精品,兔年春節期間,劇組根據專家的意見進行了認真的修改并集中封閉排練。經過精心打磨,修改提高后的《水月洛神》于2月底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公演3場。

    2月25日,《水月洛神》再次在河南藝術中心演出,著名編劇、中國劇協副主席羅懷臻說:如果一部劇得的是60分,那就表明它還處在被爭議狀態;如果一部劇得到了80分,爭議就不存在了。可以肯定的是,《水月洛神》已經可以在80分以上了,它充滿了靈氣。

    《風中少林》的陽剛,配上《水月洛神》的陰柔,這是最新的文化鄭州, 誰敢說這不是最美的鄭州。(原標題:河南人的“洛神賦”)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網 2011-03-03 作者:趙忱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