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完美謝幕。然而時至今日,寧陵縣的楊令德卻依然沉浸在世博會所帶來的喜悅之中。
楊令德是寧陵縣中亞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在上海世博會舉辦的這半年時間里,楊令德一直來往于國際信息發展網館與中國館之間,充當著這些展館里89套白蠟桿工藝品的講解員。“我不僅與國內外多個采購商達成了長期供貨意項,還找到了一個投資伙伴,這從根本上解決了多年來制約我們公司發展的瓶頸,讓我看到了公司今后的發展希望。”談及世博會帶來的收獲,楊令德難掩激動。
寧陵縣中亞工藝品的前身是國有企業中亞工藝廠,10年前,在企業瀕臨倒閉時楊令德接手了。作為中亞工藝品的“掌門人”,楊令德與企業一起成長。由于受經營理念和資金的制約,企業十多年來雖勉強生存下來,卻陷入發展的泥潭,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在前幾年,甚至出現了虧損現象。
中亞工藝品公司通過與大專院校、高等科研機構合作研究,徹底解決了白蠟桿蟲蛀、軟化等技術難題,技術成果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項目,被省科委鑒定為國內先進水平,并榮獲了國家科委“優秀項目獎”和林業部“十年成果獎”。但是,耀眼的技術成果并沒有給企業帶來廣闊的發展。
是產品不好?是沒有市場?一個又一個問題困擾著楊令德。他深知,公司生產的都是中高檔產品,企業要想取得長足發展就必須有一個推廣平臺,讓產品面向更廣闊的市場。為此,楊令德一直在尋找機遇。
虎年春節剛過,上海舉辦2010年世博會的消息讓楊令德眼前一亮。他一下子從沙發上跳了起來,這正是一個宣傳、推介公司的最佳時機啊!楊令德立即著手,動用了所有的人際關系。最終,一位認識了十多年的美籍華人朋友表示愿意幫忙聯系。沒過多久,遠方傳來的一個消息再次令楊令德激動不已。聯合國方面給楊令德回復,由于中亞工藝品生產的白蠟桿產品與上海世博會綠色、環保、低碳的理念相吻合,同意讓產品進駐聯合國的國際信息發展網館。這一喜訊讓楊令德興奮的同時,也讓他產生了更大的野心——能不能乘勝追擊,把產品打進中國館。4月20日,楊令德緊急趕到上海。通過多方聯系,上海世博局同意將他們生產的19套白蠟桿工藝品擺進中國館低碳行動展區。
事實證明,楊令德當初的想法是正確的。在上海世博會的這180天里,中亞工藝品公司生產的白蠟桿工藝品以精美的外觀、低碳環保的理念,在上海世博會上贏得了世界各地與會人員的青睞,并與澳大利亞、印度、日本等多個國家的采購商達成了長期供貨意項。不僅如此,內地一位客商看到中亞工藝品公司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份額,決定出資數千萬元與楊令德合作開發白蠟桿項目,并于11月24日到寧陵縣進行了實地考察,只等辦好相關手續后開始運作。
“世博會帶給我們公司帶來了好運氣,讓我們找到了合作伙伴,還給了我們一個沉甸甸的榮譽,我們真是受寵若驚。”輕輕擦拭著剛精心裝裱好的獎牌,楊令德不住地感嘆。在世博會接近尾聲時,由于中亞工藝品公司生產的白蠟桿工藝品倡導并做到原生態、純天然、綠色、環保、低碳,公司被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授予永久1類咨商地位,產品被國際信息發展網館評為“千年環保金獎”,為中亞工藝品公司的發展壯大及產品走出國門奠定了基礎。
對楊令德來說,榮譽和成績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他坦言,自己一定會珍惜這份榮譽,把握住這來之不易的發展時機,與企業一起渡過難關,迎接新的希望。
延伸閱讀>>>
咨商地位:具有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咨商地位”是一個非政府組織得到國際承認的重要標志。取得“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組織可以派遣觀察員出席理事會及其附屬機構的公開會議,可以提出與理事會工作有關的書面意見,也可以就共同關心的事項與聯合國秘書處進行磋商。
千年環保金獎:2000年,世界各國元首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今年是目標簽署十周年,適逢上海世博會,經聯合國有關機構批準,設置了“千年環保金獎”項目,以展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歷史進程和輝煌成就。此獎項專門針對于表彰為“千年發展目標”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外企業。另據了解,獲得“千年環保金獎”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企業產品有望借機進入聯合國采購系統,進而加快在國際市場上的前進步伐。(原標題:楊令德世博會上覓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