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自古就有種植中藥材的歷史。加快培育“禹字號”中藥材國家名牌,使之成為禹州藥業走向世界的一張耀眼名片,必須積極實施地理標志保護,不斷拓寬藥材應用領域,推行產、供、銷一體化模式,促進禹州市中藥材產業快速做大做強。要推動禹州市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健全中藥材綜合信息發布體系和中藥材質量檢測體系,逐步實現中藥材種植的信息化、產業化。以中藥材生產、加工、流通體系為重點,建立中藥材標準化技術信息體系、中藥材專業人才信息體系、中藥材市場行情與價格預報信息體系及以制藥企業和藥材專業市場為依托的中藥材物流配送中心,使藥材種植大戶或藥材生產重點鄉鎮,能夠通過信息機構及其他渠道,同國內需求某個品種藥材的眾多制藥企業、經營企業及藥材市場接洽,大力開展個別品種訂單式種植和特色藥材規模種植,指導幫助該市的中藥材種植業逐步走上市場化、信息化、科學化、規范化良性發展軌道。
建立規范的中藥材GAP生產基地,盡快形成產、供、銷一體化完整產業鏈條。素以“藥不到禹州不香,醫不見藥王不妙”而享有盛名的藥都禹州,要想抓住機遇快速做大做強中藥材產業,就必須建立標準化GAP生產基地及自己的種子或種苗培育基地,實行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當前,禹州市要重點做好已被國家質檢總局和省質監局批準的三個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的建設工作,有目標、有計劃地培植發展中藥材標準化示范園區,通過加快生產基地、示范園區建設,有效帶動全市中藥材產業快速做大做強。
對特色道地藥材實施地理標志保護,擦亮禹州地產道地中藥材這塊金字招牌。2004年,禹州市將“禹白附”、“禹白芷”和“禹南星”3種道地藥材,正式申報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2005年1月“禹白附”、“禹白芷”被批準公告。根據國家地理標志保護有關規定的要求,必須將中藥材地方標準,升級為國家標準。
培育一批調節能力大,市場輻射范圍廣的大型龍頭骨干企業。政府堅持以禹字頭道地藥材發展為優勢,帶動和輻射其他地產大宗統貨藥材的指導思想,引導全市各制藥企業以建立無公害中藥材GAP生產基地為契機,聯合全國各大制藥企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標準+品牌”的運作模式,以發展工業的理念帶動全市中藥材種植業快速發展。同時,也要充分利用該市中藥材加工的傳統優勢,向中藥材提取物、飲片、保健品、中成藥藥液等項目上延伸,實現精加工、高增值,使其真正成為推動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的骨干力量。
搞好藥膳、藥酒開發,拓寬藥用領域。根據“百草皆為藥,藥食同源”的理念,將中藥材的使用領域逐步擴大到藥膳、食療、保健品開發、藥浴美容、觀賞等更多領域。禹州地產道地藥材,如“禹白芷”、“禹白附”、“禹密二花”、“丹參”、“地黃”等,以其藥性純正、品質優良常被作為眾多藥酒、藥膳、保健飲料、調味品和藥浴中的常用中藥而遠近聞名,況且該市又有眾多的飲料和白酒生產企業,若能有效整合這些資源,引導企業獨辟蹊徑,結合中藥特性生產出不同人群所需的保健功能飲料和保健藥酒,那將是對禹州中藥材資源的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原標題:實施地理標志保護 做強做大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