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原陽,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大米。“原陽大米”已成為原陽縣的一張名片。廣泛種植稻米僅有45年歷史的“原陽大米”,更是入選“中原經濟區100名片”,成為中原特產的代表。
原陽縣地處黃河中下游沖積平原,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北面是黃河故道,南面是黃河高灘,原陽縣水稻生長區就是在這一長60公里、寬15公里的狹長背河洼地帶中,加之用富含有機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的黃河水澆灌,水稻生長期內晝夜溫差較大,大米蛋白質含量高、營養成分豐富。
大米之鄉
雖然原陽大米廣泛種植只有幾十年,但種植歷史可追溯至漢朝。
東漢時期已成為宮廷專用大米。宋丞相包文拯在原陽巧斷大米案的傳說婦孺皆知。20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原陽縣明代的墓葬中發現了碳化的稻谷谷粒。“由于黃河洪澇和鹽堿的侵擾,原陽水稻種植并未得到繁榮。”河南黃河稻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曲從霖表示。
據資料顯示,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重修了黃河大堤,首先解除了原陽的水患之憂,并引來黃河水,用其沉淀的泥沙淤住鹽堿地栽種水稻。1968年,原陽縣原武鎮試種水稻成功,“萬畝堿區變良田,黃水引來稻花香”的夢想終于變成現實,到2012年原陽水稻種植面積近30萬畝,平均畝產500公斤,年產稻谷近1.5億公斤,原陽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大米之鄉。
“原陽大米之所以蜚聲全國,最主要的原因是原陽大米得益于黃河水的滋潤,人們稱贊‘晶瑩剔透、軟筋香甜’,而且當地的鹽堿地又賦予其先天的堿性,使原陽大米煮飯時香味和韌勁十足。”上海谷特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谷特實業)運營總監王巖對記者說。
遺憾的是,由于品牌保護不力、種植面積急劇減少,被譽為“中國第一米”的原陽大米發展之路舉步維艱。
2000年震驚中外的“毒大米”事件,重創了原陽大米,同時,催生了原陽縣大米協會。
“毒大米”畢竟只是個例,但是波及到原陽就成為毀滅性的打擊。“原因就是原陽沒有大米的龍頭企業,大家只知道原陽大米,卻沒有一個標桿性的品牌支撐,一旦出現危機事件,波及的就不僅僅是一家企業,而是當地的整個行業。”王巖表示。
如今的大米市場正向著“無公害、高營養、口感好、方便使用”的方向發展,精制米、小包裝米、免淘米在市場上很是暢銷,但在全國的大米市場,品牌大米僅占2%,而國內的中高檔米市場被泰國米、東北米、湖南米占領,高檔米市場幾乎被有機米和日本米占盡。
對于大米行業,控制大米品質的穩定極為重要。土地的退化、大米的水源等都對大米有很大影響。如今黃河水澆灌不上,致使減產,再加上外地低價大米沖擊,惡性循環的結果是:農民放棄優質大米的種植,價錢低時很多都改種大豆、玉米。
“李鬼”橫行 攪亂市場
記者在原陽縣了解到,2012年原陽縣的大米種植面積低于2011年26萬畝的種植面積。但市場供應的原陽大米數量與2011年相比卻有增無減。
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不少外地稻谷和大米流進本地,冒充原陽大米流進市場,以次充好,能真正吃到原陽大米的并不多。
記者在鄭州市慶豐糧油市場看到很多都打著原陽大米和東北大米的商戶,以5公斤包裝的原陽大米為例,在記者走訪的幾家商戶中,報價從20到30元不等,折合每斤差價高達1元。
對于原陽大米的價格差,商戶們大多不以為然。
記者以單位購買福利為由與一家商戶負責人交談,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包裝上印的都是原陽黃金晴大米,其實都可以根據需要的價位現場包裝,米進來都是散裝的,江蘇、浙江、山東的都有,包裝袋在市場上就可以買到。”
其實,真正的原陽黃金晴大米在農民手里收購價至少5塊以上,外地的假冒原陽大米沖擊著市場。
“這幾年,受外地假冒大米的沖擊,真正的原陽大米產量正在逐年縮減。”趙俊海告訴記者,“如果相關部門再不加強管理,原陽大米的牌子將徹底被毀掉了。”
趙俊海的擔憂不無道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僅僅是外地米商用外地大米冒充原陽大米進行銷售,就連原陽當地的一些大米加工企業也在利益的驅使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涅槃重生”之路
外地低價大米的沖擊,致使好米賣不上好價錢、造假成風……這一存在已久的矛盾,使原陽大米的身價大打折扣,連年來,原陽大米已經淪落到需看東北大米臉色的境地。
河南農業大學水稻專家趙全志教授也表示:“振興原陽大米要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種植,高端突圍。”
除了大打綠色有機牌,發展深加工拉長產業鏈也是原陽大米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
原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賀紅強告訴記者,為重拾昔日榮光,新鄉市加快擴大優質水稻品種種植面積,利用原陽大米的地域品牌和商標品牌,大力發展高檔食用米、米糠油、米蛋白、休閑食品等精深加工產品,計劃到2020年最終形成30億元銷售收入,把原陽大米作為富民強市的產業真正做大做強。
據了解,目前,原陽縣的一些公司開始進一步拉長大米的產業鏈條,米酒、米粉、黑米醋、方便碗米等大米深加工產品在原陽相繼問世。借助大米的名氣,原陽還涌現出6000多名農民經紀人,他們走遍全國,將原陽大米及深加工產品帶向了全國。大米經濟已成為原陽經濟發展的主旋律。
近幾年,雖然原陽當地政府積極努力,在維護品牌、打擊假冒、擴大種植面積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市場秩序混亂,產業鏈條不夠完善等原因,使得“原陽大米”這個響亮的品牌,仍舊在徘徊中發展。(姬萬里)(原標題:中國第一米——原陽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