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剛剛過去,作為中國人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很多地方都有一些獨特的民俗習慣。在咱章丘的一些地方,就有著“叫端午”和“走端午”的習俗。
“叫端午”是章丘一些地方的習俗,這里的“叫”不是喊叫的意思,而是誠約、邀請。具體就是訂了婚的人,男方要在端午節(jié)當天做好一桌豐盛的酒席,約女方來家里,一來增進雙方的感情交流,二來此時正是麥子成熟收割入倉的季節(jié),也可以借此向女方展示一下殷實的家境,提高女方對男方的認識,增加好感。因為早年間信息不暢通,人的往來交流也是少得可憐,只能通過一些節(jié)日的走動來達到往來交流的目的。
與“叫端午”習俗相伴的還有一個“走端午”的習俗。這個“走端午”應該是相對于丈母娘而言的。端午前后,新婚不久的男子的岳母要到男方家走動走動,一來是看望出了閣的閨女,看看自己的“小棉襖”在婆家的這段日子里有沒有受委屈,還有麥收大忙時節(jié)自己的女兒有沒有受累。再者也是關注一下男方的家庭情況,是不是真像婚前媒婆所說的那樣富足和殷實。此時正是麥熟時節(jié),麥黃杏大量上市,丈母娘要用箢子裝一箢子酸甜適口的麥黃杏,還要起早炸上一籃子油炸果子,作為禮物帶給男方家。其三目的就是與親家母說說知心話,尤其是小兩口新婚不久,婆媳關系尚處于磨合期,婆媳之間難免有些磕磕絆絆的小誤會,而隨著娘家人的到來,緩和一下氣氛,融洽一下關系,那也是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的。(高廣永)(原標題:帶上麥黃杏“走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