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鄭大棗:大棗無間道
2012/7/25 14:46:27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劇情:掛著“新鄭大棗”招牌的棗很多產自新疆
●潛臺詞:新鄭棗產業(yè)發(fā)展和品牌提升需要“外援”
那些市面上打著“新鄭大棗”品牌的大棗,其實很多產自新疆。對新鄭棗而言,這種情況很難簡單地說是喜是憂。猛一看,這代表著新鄭棗的市場認可度提高,品牌效應迅速擴張,吸納外地大棗“入贅”,但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新鄭棗的產量和質量已經(jīng)不能支撐產業(yè)發(fā)展,需要“外援”。□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李凌 實習生 郭曉陽/文 記者 邱琦/圖
關鍵詞【潛伏】
零售商:市面上的新鄭棗很多產自新疆
鄭州市緯四路農貿市場內一家新鄭棗直銷店的店老板史女士介紹說:“因為天氣原因,去年新鄭棗減產70%,現(xiàn)在我們賣的都是從新疆若羌拉回來的棗。但鄭州不少人認可新鄭棗,所以我們就把大棗換成新鄭棗的包裝,這樣好賣。現(xiàn)在市面上很多新鄭大棗其實都是新疆產的。”
像這樣把新疆棗當成新鄭棗賣的店鋪還不止一家。
政五街上“新鄭灰棗”店的店老板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是新鄭人,主營新鄭灰棗,但他賣的新鄭灰棗實際上產自新疆天山南部的塔里木河畔地區(qū)。
加工企業(yè):用新疆棗充當新鄭棗的無奈
除了零售商,不少大棗加工企業(yè)加工的大棗也是從新疆收購來的,但產品包裝上還都是打著“新鄭紅棗”“新鄭大棗”的字樣。
鄭州帥龍紅棗食品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任小琴介紹,雖然公司在新鄭、中牟都有大棗種植基地,但公司的高檔產品都是用新疆棗加工而成的,因為“新疆氣候干燥,日照時間長,大棗的甜度和品質都超過了新鄭棗,最適合加工成高檔產品。不但我們公司是這樣,其他公司的高檔產品也是由新疆棗加工而成的。因為新鄭棗名氣大,所以對外宣傳時打的是新鄭棗的招牌,這樣好賣。”
大棗加工企業(yè)選擇新疆大棗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據(jù)新鄭市林業(yè)局產業(yè)辦負責人說,目前新鄭市大棗種植面積已達20萬畝,年產量突破3000萬公斤。從事大棗深加工的企業(yè)近300家,年加工大棗2500萬公斤。
這些大棗加工企業(yè)推動了新鄭大棗品牌的提升,對原棗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棗源不足的窘境日漸顯露。
關鍵詞【雙城記】
新鄭棗和新疆棗的歷史淵源
“老孟,到了新疆也幫俺包點兒地,俺在家等你的電話。”這幾天,聽說孟國軍要走,村民紛紛請他幫忙。49歲的孟國軍是新鄭市孟莊鎮(zhèn)孟莊村的農民。2000 年,經(jīng)新鄭市林業(yè)局的技術人員介紹,他到新疆若羌縣嫁接棗樹,后來在那里買了100畝地,種上了新鄭大棗。“去年還不錯,一年下來有10萬元的進賬。”老孟說。
新鄭人王華梅也在新疆阿克蘇包了100畝地種植棗樹,今年已是第三個年頭了。“2010年棗樹開始掛果,產量有10噸,去年產量則升至14噸。” 王華梅說,全家下個月就要到新疆去了,準備把所有的棗樹都嫁接成灰棗,“我們鎮(zhèn)有種植棗樹的經(jīng)驗,現(xiàn)在在新疆種植棗樹的河南人很多,我知道的就有五六百人,種植棗樹是比較賺錢的生意,就算一斤棗賣10元,一畝地也能賣2萬元。”
隨著新鄭的種植面積幾近飽和,于是,不少棗農急著擴大種植面積,只有走出去。而新疆的沙質土壤、大幅度的溫差等自然條件,成了新鄭棗農的首選。史女士說,去新疆種棗和販棗的新鄭人很多,而且,新疆棗和新鄭棗是有歷史淵源的。
據(jù)新鄭市林業(yè)局局長戴金平介紹,新鄭棗樹從1988年開始進入新疆,經(jīng)過10年栽培試驗,在新疆若羌、阿克蘇等地形成了以新鄭大棗種植為主的大棗產業(yè)。近年來,隨著新鄭棗名氣越來越大,到各地販賣棗苗的新鄭棗農不斷增多。
“目前新疆的新鄭大棗種植面積已經(jīng)達到了400萬畝,每年僅從新鄭調入的棗樹苗就超過300萬棵。”新鄭市棗科研院院長趙旭升表示。
新鄭市還派出技術人員到新疆建立大棗示范園,推廣棗樹種植技術,并回收大棗。目前,新鄭市常年在新疆從事大棗種植、加工、銷售的人員有3萬多人,不少人的年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
關鍵詞【反思】
新鄭本地棗質量不容樂觀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市場上之所以出現(xiàn)將新疆棗當成新鄭棗賣的現(xiàn)象,新鄭大棗產量下降是原因之一,但一個更關鍵的因素是新鄭大棗的質量在下降。
“近些年市場對新鄭大棗的需求逐年遞增。”一直關注新鄭大棗產業(yè)化經(jīng)營的河南省社科院農村經(jīng)濟研究所所長吳海峰研究員介紹,“果樹都是有果齡期的,新鄭的棗農卻一直在掠奪性生產。為了多出棗,棗農很少施有機肥,基本都用化肥,并且棗糧間種,一年甚至種三茬。”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政府應該成立專門的統(tǒng)一管理機構,出臺制度,明確是新鄭本地產的大棗才能使用地理商標,統(tǒng)一管理,積極打假。但事實上,新鄭棗農每年打著新鄭棗牌子,至少要銷售出去1000萬公斤非新鄭棗,這樣做是急功近利的表現(xiàn)。
吳海峰說,在無法擴建新的種植園的情況下,就產生了以次充好的事件,損害了新鄭大棗的聲譽,“另外,雖然2002年10月,新鄭一舉向國家工商總局成功申請了4個地理標志:新鄭大棗、新鄭小棗、新鄭雞心棗和新鄭灰棗,但隨著過度開發(fā)利用,棗農普遍存在濫施農藥、化肥現(xiàn)象,對于生產無公害產品存在很大困難,使整個大棗產業(yè)品質難以在短時間內得以提升。”
趙旭升說,“不論產量還是質量,新鄭大棗都已經(jīng)不能支撐新鄭大棗產業(yè)發(fā)展了,急需外援。”所以,不少大棗企業(yè)去新疆建立自己的種植基地,意圖從源頭上占得先機。
新鄭棗借力“外援”也要提升品牌效應
作為新鄭大棗加工企業(yè)中龍頭企業(yè),好想你棗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試圖搶得先機的企業(yè)。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相繼在大棗主產區(qū)河北滄州,新疆若羌、阿克蘇等地建立了種植基地,并通過大棗經(jīng)紀人、合同訂單等形式,建立公司自有大棗基地50萬畝。“好想你”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主要的集中采購點為河北和新疆地區(qū),2010年“好想你”在新疆的采購數(shù)量占到總采購量的58.79%。
趙旭升說:“除了‘好想你’外,新鄭大棗加工企業(yè),也紛紛前往新疆建立大型生產基地,有的規(guī)模已經(jīng)上萬畝。”
“我們在新疆考察,不少地方都在建設加工大棗工廠。新疆棗雖然現(xiàn)在是給新鄭棗打工,但新疆棗未來的品牌效應會不會超過新鄭棗?這令人擔憂。”趙旭升介紹。
據(jù)介紹,新疆沒有大棗深加工企業(yè),大棗只有簡單的分級、清洗和包裝,生產、加工和科研力量都不如新鄭。
好想你棗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聚彬說,實際上,大家在為新疆大棗為新鄭大棗提供原料高興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沖擊,“不少當?shù)仄髽I(yè)也在向我們學習,想走產業(yè)化發(fā)展的路子,這給我們造成了壓力。”
“新疆棗的產量成倍增加,吸引了一批內地棗商和加工企業(yè)進疆,產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如果新鄭大棗再不努力,要不了多長時間,新疆大棗的品牌效應就會超過新鄭大棗,這不是危言聳聽。”吳海峰說,無論新鄭大棗朝哪個市場方向發(fā)展,都要提升產品的品質和品牌效應,只有這樣,才能擴展新鄭大棗產業(yè)的發(fā)展空間。(原標題:新鄭大棗:大棗無間道)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原文時間:20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