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摘 要:盛名之下的開封菊花卻長期走不出市場少、利潤少的小農種植階段。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開封的品種菊沒有和國際花卉市場接軌;沒有按市場化的方式運作;沒有規范總結養菊經驗。下步菊花產業的開發:一是大力宣傳發展菊花產業是一條富民之路;二是獲取開封品種菊花知識產權,把開封菊花推向國內外市場;三是菊花產業化是架起菊花小農生產與國內外大市場的橋梁;四是政府推動,進一步加快菊花產業化進程。
鍵關詞:開封菊花;國際花卉市場;產業化;橋梁;政府推動。
種植歷史上千年,菊花品種上千個,歷屆全國菊展上拔得頭籌,昆明世博會上金牌、獎牌總數居榜首,成功舉辦了25屆菊花花會………這些造就了 “開封菊花甲天下”的美名。但是,盛名之下的開封菊花卻長期走不出市場少、利潤少的小農種植階段。如何統籌規劃,把菊花產業做大做好,形成品牌,走向世界,讓開封父老鄉親在“菊”字文章上大顯身手,永世受益,筆者試論一二。
1、開封菊花產業的現狀
從一些國家和城市的成功經驗看,一種花卉為一座城市甚至一個國家所產生的影響,不是以簡單的數字所能概括的,例如櫻花和郁金香,簡直就成了日本和荷蘭的象征。荷蘭國土面積僅4.1萬平方公里,種植花卉竟達4.5萬英畝,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花卉出口國,郁金香占全世界出口總量的90%以上,每年創匯70多億美元。荷蘭人自豪地說:郁金香不僅給荷蘭帶來巨額財富,還帶來優美的環境和優雅的生活情趣,帶來人與自然的和諧。
菊花是開封市的市花,開封的氣候、土壤等因素十分適宜菊花生長,種植菊花的歷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每年金秋十月的開封菊花花會從1983年開始已舉辦了25屆,菊花布展催生了開封的菊花種植業。開封菊花千姿百態,品種有1500多個。1999年昆明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時,開封菊花獲獎最多,贏得了“開封菊花甲天下”的美譽。然而,享有如此盛名的開封菊花,在距開封僅70公里的鄭州鮮花市場,卻根本覓不到芳蹤,更談不上走向世界,這一狀況,不得不讓人深思?
2、開封菊花產業市場少、利潤少的原因
據調查和專家考察,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開封的品種菊沒有和國際花卉市場接軌。開封品種菊花號稱有1200多個品種,從實地考察看,名字很不規范,有的同株異名,有的是同一個名字有多個品種等,沒有經過規范化、標準化的整理,沒有經過測試,沒有經過權威部門鑒定,也沒有向世界花卉市場登錄注冊,所以開封品種菊花在國際花卉市場上是個零。而國外花商引進中國品種菊花,經過改良,起個外國名字登錄注冊,卻占領了國際菊花市場。二是開封菊花的發展沒有按市場化的方式運作,還處在小農種植階段,嚴重影響開封菊花產業化的發展。因市場信息不暢通,缺乏專門的經營知識,致使很多花農辛辛苦苦養了一年的菊花賣不出去,眼看著花開花落,挫傷了他們養菊的積極性。所以,首先應掌握市場信息,了解國內外菊花市場的行情,還要用科學化、工廠化的培植方法培植,開展培植、銷售、運輸一條龍服務,才能打開市場。目前,向國際市場出口的菊花品種主要是切花菊,國際市場需求量大,經過考察,開封有不少中國品種的切花菊,但沒有人去重視開發、利用這些資源。三是沒有規范地總結整理已成功的養菊經驗。開封的菊花養得這么好,每位養菊師傅都有自己養菊的實踐經驗,從育苗、插播、拔蕾、打藥、施肥、綁扎等都有一整套成熟的培植技巧,而且各有各的高招絕活,這是一個無形的資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國寶,如果沒有很好的總結、開發、利用,將會造成損失。應當看到這是開封的無形資產,是一大筆財富,應開發利用起來。
3、開封菊花產業的開發
開封要發展菊花產業,不應把目光僅僅盯在開封菊會周邊及國內市場,而是要放眼更為廣闊、利潤更為豐富的國際市場。從國際花卉市場行情看,鮮切菊花需求量大,特別是日本、韓國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切花菊。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戴思蘭教授支持的北京一園藝場,生產切花菊出口日本,現年產值已達500萬元。合同要求每星期五發出一集裝箱切花菊,從天津港出口到日本,日方要求每集裝箱8萬枝,可園藝場只能生產3萬枝—6萬枝,供不應求。這僅是日本的一個客商,還有其他很多客商需要菊花,北京出口的切花菊單株價格約為2元人民幣,這是廣州市場切花菊的批發價格的10倍,開封的一盆普通多頭菊批量銷售價格也大約是2元錢。因此,可以看到國際上菊花市場有非常大的潛力待開發。開封要發展菊花產業,首先應該效仿北京模式,讓開封菊花走出國門,開辟國際市場。
第一,大力宣傳發展菊花產業是一條富民之路。菊花產業能否由弱質、低效產業變成優質高效產業,能否豐富菊農自己的錢“袋子”,關鍵要看菊花產業的比較效益。而提高菊花產業比較效益的措施還是使菊花產業開發向深度和廣度進軍,在這方面菊花產業化無疑是一條捷徑。要大力宣傳開發致富觀念,敢于向菊花產業深度和廣度進軍,敢于勞動致富,重契約,守信譽,必須樹立時間和效率觀念,在生產上要認識到時間的價值,比如:利用時間差,讓產品提前或延后上市,就能增加收入;在銷售上要認識到時間的價值,做到“人新我早、人早我廉”;必須樹立信息觀念,廣泛征集科技信息和市場信息。2007年8月上旬,在北京奧運園林綠化科技成果展示會上,開封養菊人經歷千辛萬苦把過去只能在秋季開花的菊花,在炎熱的夏天也能怒放。這次參展的6大類50余個品種420盆菊花凝結著開封養菊人的心血,也深深寄托著開封養菊人長久以來的產業化之夢。盛開的秋菊亮相北京,在贏得了世人驚嘆的同時,也讓開封菊花產業化之夢變得清晰,更加現實。這不僅有可能使開封菊花成為北京奧運用花,而且使開封菊花產業的前途更加寬廣。
第二,獲取開封品種菊花知識產權,把開封菊花推向國內外市場。要聘請專家,對開封品種菊花進行品種性狀測量,按國際登錄標準,對每個品種菊花的葉片、花徑、花瓣、花期和穩定性等進行全面測試,達到國際登錄標準后,按照登錄程序申報登錄,取得國際登錄權威機構頒發的證書,收錄在登錄年報中,通過世界,讓開封品種菊花得到全球認可,讓開封菊花進入國際市場,把開封名菊推向全球。同時,要取得品種菊花的知識產權,受到國際法律保護,用市場化運作,創造經濟效益。目前,花卉市場想要得到高利潤,就要靠出口,國際花卉市場需要量大的就是切花菊。菊花系全球“四大切花”之一,需求量大,應在切花菊上下功夫,還要塑造產品品牌,把受市場青睞、經濟效益高、適應開封培植的品種菊打造成開封自己的品牌。切花菊出口要達到周年供花、批量供花、標準供花,也就是按需方合同定單要求一年四季供給統一標準、一定數量的菊花。因技術含量高,需要用科學的方法、工廠化的生產才能達到上述要求。目前,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的開封菊花周年開花的課題,正在測試菊花每個品種適宜的溫度、水分、養分、通風等提前開花的條件,整理出一套科學的、可操作的培植技術,為開封菊花走向產業化生產、市場化營銷從技術上給予支持。詳細整理菊花生產的寶貴實踐經驗。開封的養菊技術是全國一流的,養菊技藝也是全國一流的,開封菊會已舉辦了25屆,從規模、數量、品種、創意上都是全國一流的。特別是開封有那么多養菊高手,而且非常集中,便于交流,便于共同提高,這是全國難得的優勢,要聘請專家、學者將開封菊花生產第一線的實踐經驗,用文字、照片、圖解等方式詳細記載下來,整理成書面資料,把開封菊花品種,把開封菊星的高招絕活都記錄下來,載入史冊。目前,我市已決定申請舉辦2010年第十屆中國菊花展覽會,全國菊展能在我市舉辦,不但能繼承和弘揚我市悠久的菊花歷史文化,而且能更好地發揮開封菊花在促進我市的經濟發展,擴大對外合作,提高開封知名度的品牌作用。
第三,菊花產業化是架起菊花小農生產與國內外大市場的橋梁。菊花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只能面對近距離的國內市場、小市場,而很難面對遠距離的國內市場,更難面對國際市場;另外一家一戶的再生產,不論勞動力多少,有無交換能力,年復一年地都要照顧到購買階段、生產階段、銷售階段諸多事項,尤其是在銷售階段,既要承擔信息不靈、信息不真造成的風險,又要負擔大量的交易成本。先進地區的實踐證明,特色產業化就是這樣的橋梁。首先,菊花產業化可以容納多層次的生產力、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技術,機械化、電氣化與人工畜力操作,所生產的產品,所進行的生產和經營都可納入到菊花產業化中來。菊農參與到產業中,市場所需要的一些要素、本領,由產業化的龍頭去組織,去掌握,菊農只要按照分工和自己應承擔的義務去生產經營就行了。菊農與產業形成了比較固定的聯系,并且形成了某種程度的利益共同體。其次,菊花產業化以其一定的經營規模形成優勢:產品量大好招客,產品量大使商品信息向外擴散的面大,反饋的及時;以量的優勢進行交換,便于在價格上掌握主動權,獲得平均利潤,降低交易成本。規模經營及其優勢是一家一戶經營所不及的,并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一家一戶經營的劣勢,便于菊農與市場對接。再次,菊花產業化經營所形成的專業市場,也便于菊農與產地市場和銷地市場對接。最后,菊花產業化經營引入的加工、銷售和外貿等環節,便于初級產品就地轉化,便于加工升值后,以工業產品形態銷售到更廣闊的國內外市場中心。
第四,政府推動,進一步加快菊花產業化進程。在今年2月份召開的開封人大會議上,菊花產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政府,要圍繞菊花產業的戰略,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編制菊花產業發展計劃和規劃,重點是區域性基地生產的規劃,指導菊花經濟結構調整和生產結構調整,把握立項、審批、規劃和實施;按照產業化要求,制定菊花產業經濟政策和發展戰略,建立健全必要的規章制度,保護菊農的合法權益和經濟利益,指導和管理菊花生產,加強從單一的生產到產前、產中、產后整個生產全過程的管理和服務,加強對菊花科技、教育的統籌指導與協調;積極組織菊花資源的保護和產業化系列開發;政府要建立鼓勵向菊花產業投資的政策,建立一種投資機制,使資金成為菊花產業化開發的持久推動力。每年要召開菊花產業大會,及時總結養菊、銷菊、菊展的經驗,肯定成績,找出差距,多表彰養菊狀元、銷菊狀元,鼓勵菊農通過科學方法致富,讓符合條件的開封菊星積極申報“中國菊花大師”稱號,彰顯菊城開封培植菊花技術實力。要深入挖掘“菊文化”,打造“菊品牌”,拓展菊花產業產品鏈條,讓人們從食、購、娛、游、住、行等各方面都感受到菊之美,菊之韻的存在。從“魅力”上講,增強菊城開封的張力和引力,開封菊花產業的開發,將使開封這座千年古都煥發青春、再展英姿。(原標題:讓開封菊花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