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嵩縣地處豫西山區,地跨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流域?偯娣e3008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全縣總人口55萬。境內深山區占95%,淺山丘陵占4.5%,平川占0.5%,有“九山半嶺半分川”之稱,藥材資源十分豐富,全縣盛產中藥材1310種,是全國聞名的“天然藥庫”。
嵩縣盛產柴胡歷史悠久,又因嵩縣各地均產柴胡,屬嵩縣一大特產,故又稱為“嵩胡”。嵩縣產柴胡根粗氣濃,有效成分總皂甙含量高于其他產地同類產品。從元、明朝代開始,全國各地藥商紛至沓來,收購嵩縣柴胡,有些向外出口,使其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
嵩縣柴胡耐寒耐旱,適宜在600~800米海拔高度淺山區較干燥的山坡、林緣、林中隙地、草叢及溝旁生長,比較理想的土壤為壤土、沙質壤土或腐殖土。嵩縣地處丘陵山區,氣候暖和,適宜多種藥材生長。據有關部門在嵩縣進行的藥材資源普查表明,該地藥材種類達1162種,進入市場的就有364種。為開發利用當地藥材資源,1980年,嵩縣野生柴胡列入科研項目,對其特性、育苗、播種、管理、采收、加工進行了一系列研究。至1983年試種成功起,先后獲河南省科技成果三等獎,洛陽市科技成果一等獎。2004年12月,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通過,嵩縣柴胡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近年來,嵩縣質監局大力實施質量興縣戰略,服務地方產業發展。該局把嵩縣柴胡種植基地建設當做重點工作,周密籌劃,嚴格實施,保證了嵩胡的健康發展。為了保證柴胡產量和質量,該縣質監局組織人員制定了DB 401325/T017—2003《嵩縣柴胡質量技術規范》、DB 401325/T017—2003《嵩縣柴胡栽培技術規范》標準,并按照制定的標準要求,全面推廣GAP種植技術,制定嵩縣柴胡田間管理制度及施肥、澆水等具體操作規程。在該縣質監局的建議下,組建了嵩縣柴胡協會,成立了柴胡農業合作組織,實施柴胡標準化生產;邀請該縣科技局科技人員,按照柴胡種植技術標準進行了科學的選育發芽試驗,通過對比試驗,篩選出了優質柴胡種子;選派中藥材協會種植能手定期對柴胡種植示范戶進行免費技術培訓,培訓內容涉及柴胡種植技術規范、田問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內容。
嵩縣質監局堅持把盡職履職與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相結合,進一步壯大中藥材特色產業,不斷促進農民增收和縣域經濟發展。先后幫助洛陽順勢藥業與河南中醫學院、陜西科技大學、河南科技大學等12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組建了省、市級柴胡種植及制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申報了博士后研發基地。與農民簽訂種植回收合同,并且制定不低于市場價的保護政策,對基地所產藥材全部回收加工,實現基地藥材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全面解除藥農的后顧之憂,切實提高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形成“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產業化模式,相繼開發出柴胡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乳安膠囊等中藥新產品18個,獲國家專利57項,年加工中藥材2100多噸,帶動全縣102個貧困村35000戶群眾脫貧,每年戶均增收1500元以上。
目前,嵩縣柴胡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重要產業,并且成為山區致富的一條主要途徑,為發展縣域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孫中杰)(原標題:河南嵩縣多措并舉促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