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保痹拢玻溉,嵩縣德亭鄉楊村村民劉鳴臉上掛滿笑容,他一邊數著剛剛賣柴胡得來的3000元錢,一邊說:“今年,俺縣柴胡獲得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后,外地藥商爭著上門收購。俺家6畝中藥材能收入兩萬元呢!”
嵩縣地處亞熱帶和溫帶交界處,適宜中藥材生長。全縣中藥材種類多達1310種,其中柴胡、山萸肉、血參、二花、連翹等以其質地純正、有效成分含量高享譽中藥界。今年,該縣柴胡順利通過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h委、縣政府抓住這一機遇,按照“區域規劃、規模發展”的原則,科學引導,組織群眾大力發展中藥材。目前,在原有10萬畝的基礎上,新發展柴胡等中藥材5萬畝,建成集中連片面積在200畝以上的基地55個,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基地9個。
該縣出臺了優惠政策鼓勵藥農種植,一是實行中藥材保護價收購,二是種植藥材的風險由政府承擔,縣里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拿出專項資金,對實行糧藥間作和種植中藥材達不到種糧收入的農民給予差額補貼。同時,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種植收購合同,保證完成8000畝柴胡、5000畝二花、2000畝黃芩的中藥材收購任務,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種植模式。據了解,種植中藥材一年可為嵩縣農民增收1.2億元。(羅孝民,王世光)(原標題:嵩縣抓住機遇擴大柴胡種植做強中藥材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