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鴨河晚秋黃梨,最大的接近兩公斤?
聞名不如一見!帶著這樣的好奇,記者9月13日來到南召縣太山廟鄉羅漢村,這里是鴨河晚秋黃梨的最大基地,地處鴨河口庫區腹地,留河從村東靜靜流過。
當日14時,南召鴨河黃梨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熱情邀請記者去參觀各自的“王中王”。
“快來看呀,我這兒的這個可大了。”合作社理事兼總經理周運杰,這個“新型農民”正用雙手攤開丈量梨子的周長。
在碩果盈枝、梨香浮動的果園里,記者循聲而去,只見周運杰的雙手對抱,還不能把梨身全部包住。周運杰介紹說,這個梨子的周長應該有二十五六厘米,有二斤三四兩重。
記者發現梨園里幾乎所有的梨子都套有一個套子,很是不解。周運杰告訴記者,套這個套子的主要用意有二:一是可有效降低農藥殘留,這是無公害農業的基本要求;二是長出來的果子形狀端正,色澤均勻、質地細膩。
翻過一座山就是留山鎮地界,我們來到南召鴨河黃梨農民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閆學中與監事長褚松才的果園里“眾‘梨’尋‘他’千百度”。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耐心尋找、反復對比與精心采摘,最終,周運杰摘得了4個他認為較大的黃梨,閆學中也摘得了4個,褚松才拿下了5個!
在合作社辦公室里,我們把這11個黃梨逐個過秤:1公斤、1.1公斤、1.2公斤、1.4公斤……1.5公斤!今天的梨王終于產生了(見圖)。而所有的11個梨子放在一起一稱,竟然重達13公斤。
對于今天所產生的梨王,周運杰并不滿意,他說去年他們的基地里所產的梨王重達1.866公斤。晚秋黃梨的最佳采摘期一般在10月中旬才開始,到那時,今天的“梨王”可能會長到1.7公斤左右。
合作社董事長褚松嶺介紹說,晚秋黃梨口感良好且營養保健,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和相當高的抗氧化物質,具有較強的抗輻射能力(對于經常接觸電腦的人員可有效消除輻射),果品十分耐存放,常溫條件下可存放6至8個月,且不變味、不變色。(賈林偉)(原標題:尋找“鴨河黃梨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