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記者來到襄城縣,切身感受到科技在煙葉種植中的普及應用,“襄城煙葉”的品牌也由此越變越靚了。
在王洛鎮煙葉種植基地,時值播種季節,廣闊的煙田本應是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可并未看到很多農民的身影。不遠處轟隆隆的響聲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當地的兩位煙農駕駛著大型移栽機械從田間駛過。令人驚訝的是,機械所過之處,煙苗都已均勻地移栽入土,并精確地覆以地膜蓋之,效率之高,令人驚訝。
記者又走進不遠處的漂浮育苗大棚,煙農老張扒開苗床抽出一株煙苗說,培育壯苗是生產優質煙葉的第一步,這種漂浮育苗技術培育出的煙苗根系發達,整齊度高,抗逆性強,移栽返苗快,成活率也更高。不僅使煙苗的生產效率提高了四五倍,同時還可以進行長距離運輸,移栽非常方便。僅僅這15座大棚,就可以滿足整個鎮上1.5萬畝煙田的用苗需求,這在過去是不敢想象的!
在王洛鎮,當地濃香型煙葉已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品牌。道路兩旁的煙田都掛上了云煙、中華、黃金葉等國內知名煙草品牌定點種植基地的牌子。
2005年以來,該縣連續出臺多項優惠扶持政策,投資2.6億元,在主要種煙鄉鎮基本煙田保護區內建設機井、溝渠、管網、密集烤房等項目7360個,使煙葉生產基礎條件顯著改善。同時,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努力促進煙葉種植的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信息化管理。2009年全縣煙葉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實現稅收6746萬元。
從過去的手工耕作,到現在的機械化移栽、標準化集約育苗、智能化控溫炕煙,通過科技創新帶動產業發展,“襄城煙葉”的品牌正越變越靚。(郭戈,孫 欣,王 丹,劉海濤)(原標題:科技創新叫響“襄城煙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