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特產 >> 瀏覽相關信息

黃花菜興衰啟示錄

2012/7/30 14:37:56 點擊數: 【字體:

    黃花菜,在豫東淮陽縣有著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對淮陽的自然環境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在外地,黃花菜大多產于山地、丘陵等貧瘠的土地上,惟獨淮陽黃花菜產于平原,土層深厚肥沃,土壤以沙土為主,含有豐富的營養素。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淮陽黃花菜獨特的品質,其花蕾肥大、雙層6瓣、有7根金針似的花蕊,餾曬后色澤金黃、菜條豐潤、油性大、彈性強、久煮不爛、鮮嫩甜脆。上個世紀,淮陽農民把種植黃花菜當作發家致富的主要門路,并親切地稱黃花菜為“金針菜”。
  
    然而,近幾年淮陽農民種植黃花菜的面積逐漸減少,由上世紀90年代的7萬畝銳減到現在不足3000畝,淮陽黃花菜面臨著滅絕的境地。淮陽農民為什么不再種黃花菜了呢?黃花菜怎樣種才能有新的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深入淮陽縣進行了采訪。
  
    淮陽縣白樓鄉大郝村的一片麥田旁,今年60歲的村民郝加印正在自家地頭挖坑栽樹。在與郝加印的交談中記者得知,很多年以來,淮陽黃花菜的種植加工仍采用傳統方式,產量低。而且在采摘時節,天不亮就得起床下地摘黃花菜,等到中午還沒有摘的黃花菜就開花了,開過花的黃花菜就不能再要了。采摘的黃花菜當天還要用籠蒸出來晾干。況且每年的采摘季節在7月,遇到惡劣天氣黃花菜易發霉,就賣不上價錢了。過去農民沒有其他的掙錢門路,種黃花菜比種糧食收入高,老百姓還是愿意種的,現在外出打工的多了,一個人外出一年掙的錢頂在家種好幾畝黃花菜,所以輕壯勞力很少愿意在家種黃花菜了。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由于種植黃花菜有兩年周期,且一次性投入較大,兩年后黃花菜的市場是什么狀況?老百姓心里沒有底。再加上淮陽黃花菜的種植和加工基本上還是采用傳統的方式,加上缺少品牌和市場管理,致使與其他農產品相比效益明顯下降,農民種植的積極性受到挫傷。如此種種,使“河南省十大著名特產” 之一的淮陽黃花菜形不成大的產業,不能大批量進入市場,淮陽黃花菜也到了瀕臨滅絕的境地。
  
    據介紹,淮陽市場上的黃花菜,由前幾年的幾元錢一斤漲到現在的15元錢一斤。其實市場上打著淮陽黃花菜牌子叫賣的,很多都是外地的黃花菜,這些質量參差不齊的黃花菜充斥市場,嚴重損毀了淮陽黃花菜的聲譽。如何保護淮陽黃花菜這個千年品牌,并使其成為當地農業的拳頭產品,成為很多淮陽人不得不認真思考的課題。
  
    陪同記者采訪的淮陽縣農業局工作人員付強說,淮陽黃花菜是淮陽的地方品牌,如何做大做強,離不開農業科技的創新,更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引導和支持。
  
    值得欣慰的是,為規范淮陽黃花菜的栽培和加工,淮陽縣先后成立了淮陽黃花菜開發辦公室、黃花菜科技研究所、淮陽黃花菜種植協會,以創建生態示范縣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為契機,強力推進黃花菜無公害生產基地和農產品檢測體系的建設,特別是2005年剛成立的淮陽縣金農實業有限公司在黃花菜科研、栽培、加工、銷售上緊緊抓住市場的龍頭作用,打造黃花菜品牌,積極探索出了一條以市場拉動黃花菜產業持續發展的成功之路,為淮陽黃花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科研、栽培、加工、銷售等系列化服務,在淮陽縣馮塘鄉黃花菜生產基地率先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同時縣里還申報了國家級原產地地理標志產品,此舉對淮陽黃花菜聲譽的提高、國際市場的拓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這些措施的落實,對擴大黃花菜種植面積、調動農民的種植積極性、提高黃花菜的產品附加值打造了良好開端。(巴富強)(原標題:黃花菜興衰啟示錄)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原文時間:2009.3.1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