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瀕臨滅絕的新密“麻紙制作技藝”

2013/8/16 11:59:24 點擊數: 【字體:


瀕臨滅絕的新密“麻紙制作技藝”

造紙原料—枸樹皮

瀕臨滅絕的新密“麻紙制作技藝”

制作好后的成品紙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紙,讀書寫字,紙為媒。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我國古代先民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在中國造紙重鎮——新密市大隗鎮紙坊村的“蔡仙廟”里,供奉著造紙術的祖師爺、發明者東漢蔡倫。相傳東漢初年,在朝中作大司徒的密縣人侯霸的后人從蔡倫處學得手工造紙技藝,回到家鄉將此技藝傳給大隗鎮的侯姓后人。手工造紙由此在大隗鎮的洧水兩岸興盛起來,距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當地人們學會了這種古老的傳統技術,并以此作為謀生的手段。

  宋金時期,大隗鎮已是聞名遐邇的手工造紙制作中心。鼎盛時期,這里有手工造紙作坊2000多處,“陷具”5000多具,從業人員20000余人,產品遠銷全國各地。60年代以來,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了現代化造紙企業100余家,大隗鎮也被譽為“中國造紙第一鎮”。隨著機器造紙的普及和工業化生產的需要,如今的大隗鎮,僅剩下黃保靈一家作坊還固守著這一原始造紙工藝。

  手工造紙看似簡單,其實它所蘊含的技術含量相當高,不但工序復雜,而且勞動強度很大。分為選料、泡料、煮料、曬料、洗料、打料、撈紙、榨干、焙紙等工序。新密手工造紙的原料一般選當地盛產的枸樹皮、桑樹皮,經過泡、蒸、曬、洗等幾個不同的環節,制成“穰”,將“穰”和“漿”按照一定的比例,通過兌漿、踩漿混合在一起。然后倒入“抄紙”專用陷坑的清水中,再通過“兌陷”、“打陷”,使原料均勻地混合在水中。

  撈紙群眾俗稱“抄紙”,是用專用的“簾子”,深入水中,濾出水份,碼在“紙坯基”上,用計數器記下來。待撈夠1000張,便算是做成了一個“陷”。將“陷”從坯上取出,壓凈水份,交由掃紙師傅一張張地揭起,掃貼到灰墻上晾干,最后1000張扎成一捆,便成為手工成品紙了。

  與機制紙相比,手工造紙具有柔軟、吸水性強、耐拉力強等特點。手工造紙的種類很多,根據紙漿原料不同,所造紙張的性能、用途也會有所不同,除了用于書法繪畫,還可用于炮捻、中藥包裝紙、包裝箱用紙,以及印刷品用紙。解放前,大隗手工造紙還曾用于中央日報的印刷。目前,黃保靈所制作的手工紙稱作麻紙,全部銷往外地,都是專門訂購的。

  2009年6月份,瀕臨滅絕的新密手工造紙技術,以“麻紙制作技藝”被列入了“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通訊員 楊建敏)【原標題:瀕臨滅絕的新密“麻紙制作技藝”】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原網 2013-06-2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