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禪武醫文化起源于一千五百年前,達摩祖師自天竺(古印度)東渡來華,在嵩山達摩洞面壁長達九年。其傳法旨在教化眾生、體悟自身、以善為本,教化世人通過修行鍛煉身體、靜慮反省、去除心魔。發展至今,達摩流傳下來的少林文化所講求的眾生平等、利樂有情,已遠遠超出了地域和國界的限制。另一方面,隨著文化和歷史的演變,中國禪宗宣揚的已不再是古印度的佛教文化,其中也融入了中國儒教、道教的思想,具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少林文化也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傳統文化的體現。而少林禪武醫文化,重點是講人們如何通過修行,提升身心健康。
在生活中,禪武和禪醫都是修禪的一種表現。少林的禪武不同于社會上流傳的一些示范性表演和競技比賽,也非練四肢發達、武功爭斗。禪武醫是講求通過練武來調整人們的身體和氣血,使身體動靜結合,達成一致,促進身心協調發展,讓世人每天都能愉快地生活和工作。禪武醫亦是強調通過修行去探尋大腦、內臟、經絡和氣血運行的規律,真正體悟自身。所謂“禪”,即是人的心性,象征著美好和光明。禪是正品德、洗心性,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狀況,并加以調整。修禪就是要去除心魔,保持身心健康,成為一個自然自在、美好的、光明的人。
何謂“禪武”?“禪”即是覺悟,“武”即是通過覺悟和運用人體的經絡脈象,使身體達到一種健康的極限。在平時的行、站、坐、臥過程中,我們都可以通過練武來調節自己的心性和身體,主要的方法有氣化療法和飲食養生。人生在世,有賴于生命的氣機,萬物都離不開氣,所以禪武著重于練意、練心、練氣。我們可以通過練武修行來調節人的身心,使人竅通、心靜、身體舒適。心靜自然得氣,氣血自然暢通。練武的方式既可以是靜止的、自然的,也可以是自為的演練,科學的方法使人達到輕松自在的狀態。如今,城市中的人們不規律的工作、不合理的飲食方式和搭配,造成了許多功能性的身心障礙。素食養生是少林醫學的一項重要方法。病從口入,生病往往是因為攝入不適當的食物,對身體產生刺激所導致。而這些疾病,又會給人帶來痛苦和煩惱,使身心難以協調。經過一系列臨床研究和科學實驗,禪武醫已系統地整合出一項身心健康療法,詳細記述了禪修、飲食、通竅、內養功等修行方法,使人們能夠懂禪、通武、明醫理。【原標題:少林傳統功夫即禪武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