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涼洛寨泥娃娃

2013/8/26 16:09:03 點擊數: 【字體:

   
    涼洛寨村是李樓鄉一個人口僅有1000多人的小自然村,然而人們一提起一種幾近失傳的民間藝術-------泥娃娃,便很自然地跟涼洛寨聯系在一起。因為,上世紀中葉,在洛陽乃至更遠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涼洛寨泥娃娃。

    涼洛寨泥娃娃始于明嘉靖年間,距今已有近500年歷史了。涼洛寨泥娃娃造型古樸生動,純手工制作,程序復雜,所用材料講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泥娃娃的品種有一種叫和尚頭,有大有小,大的和尚頭用來做紙扎等祭祀用品,小的投放到廟會中,用來祈子送子。涼洛寨最初捏泥娃娃的人姓楊,最初是楊家人從事泥塑,捏成大小不等的泥娃娃,投放廟會市場,很受歡迎,于是一村人都開始做泥娃娃了,越做越多,越賣越廣,方圓左近,廟堂里,族像下,擺放的送子娃娃都是涼洛寨生產的,泥娃娃成氣候了,涼洛寨出名了。

     河洛大地上,與涼洛寨類似的村莊成百上千,為何這里的泥娃娃捏得出名?這與涼洛寨的土質有關。涼洛寨捏娃娃的土俗稱“紅煤土”,得挖很深才能得到這種土。這種土易碎易掰,拿一塊往地上一丟,就會跌得粉碎,一瓣一塊的,從不黏連。這種土密度大、韌性好、細膩、不像是沖積而成的,更像是遠古時代的巖石風化而來。

    涼洛寨泥娃娃的制作比較復雜,據制作人劉黑婷介紹,做一個泥娃娃十分需要耐心,具體制作過程分為三步:第一步:先錘點棉紙用水泡泡,把煤土曬干用水浸泡,然后撈出晾一會兒,與棉紙一起攪均勻,再撈出,用塑料紙包好,待用。第二步:把和好的泥搟成皮切成塊,捺到泥娃娃模具里,再晾一會,等稍離縫再倒出來,把從模具里倒出來的前后身合在一塊沾好,下面再粘個底晾干,把晾干的泥娃娃用水洗洗,搓搓,弄光滑,用白土兌點膠和一和,把晾干的泥娃娃放在里面蘸白。如果泥娃娃臉不白,把臉上再蘸一遍白土。第三步:把泥娃娃全身涂白后晾干,用紅、黃、綠顏色畫好鼻子、眼、嘴(鐵紅顏色兌點膠加熱),最后再用顏色給泥娃娃畫上衣服和飾物。這三步看似簡單,但真正做起來確是要付出很多艱辛的。“有閨女不嫁涼洛寨,放著被子不得蓋。白天捏娃娃,晚上打顏色。是當時流傳在當地的一首民謠。

    改革開放后,求子習俗又在一些地方悄然興起,但醫學有了更大的發展,求子者大多選擇了尋醫。另外,現如今比捏泥娃娃更輕松更賺錢的活路多了,涼洛寨的泥娃娃少人理沒人問,再也回不到當初那種紅火和熱鬧了。有專家指出,涼洛寨泥娃娃歷史悠久,用料簡單,開發生產容易,“從民族性、藝術性的角度來看,它都不失為一種具有開發價值的民間工藝品”。

    據了解,2009年6月,涼洛寨泥娃娃被列入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原標題: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涼洛寨泥娃娃】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龍區委統戰部 2011-09-0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