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營獅子舞中,獅子化身為“惡勢力”最終被制服打死
舞獅子在中國傳統中多象征祥瑞之意,然而在河南濮陽南樂縣有一種特別的獅子舞,獅子則象征惡勢力,最終要被制服殺死,這就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五花營獅子舞。
6月1日下午,第十一屆“網上看河南”采風團來到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西邵鄉五花營村,觀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獅子舞。記者在現場看到,五花營獅子舞在舞臺上進行,有兩只獅子進行表演,開始的時候由手拿繡球者逗引獅子進行抖毛、翻滾、搶球、雙獅鬧等動作,隨后,打獅者相繼出場,此時方才正式開場,打獅者與獅子經過一系列表演后,獅子最終被打獅者制服打死。
據介紹,五花營獅子舞起源于宋徽宗宣和年間,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相傳,《水滸傳》中,“智取生辰綱”的故事,就發生在該村,這對五花營獅子舞的起源和傳承都有一定影響。其有別于其他獅舞的明顯特征就是獅子在表演中不再是一種瑞獸,而是屢屢傷人,兇殘無比的猛獸,是邪惡的化身,故而最終被消滅,體現了一種人定勝天的氣概。五花營獅子舞2011年被評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當地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表演者每每開始舞獅,村里都競相來看。五花營獅子舞傳承人劉自修告訴記者,他今年已經49歲,從18歲開始學獅子舞,至今已經表演了30年了,在村里,會演獅子舞的大概有20多人,至今仍保持手把手教授的方式進行傳承,本地或外地的,只要有興趣,都可以加入五花營舞獅子的隊伍中學習。當記者問及獅子舞被列為省級“非遺”后對表演者們的生活起了什么改變,劉自修笑呵呵的說道:“該舞還得舞,越舞越有勁兒。”其他獅子舞表演成員也紛紛對記者表示這對他們是一種激勵。【原標題:河南五花營獅子舞 瑞獸獅子化身“惡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