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營的舞獅表演。
“梁山好漢”正在與化身惡勢力的獅子搏斗。
“梁山好漢”正在與化身惡勢力的獅子搏斗。
獅子在中華各族人民心目中為瑞獸,象征著吉祥如意,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然而在濮陽五花營,獅子是不再是一種瑞獸而是邪惡的化身,屢屢傷人,兇殘無比的吃人猛獸,因此被梁山好漢制服打死。這就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五花營獅子舞。
五花營獅子舞源于宋徽宗宣和年間,相傳與梁山好漢有關,是一種“文武雙全”的獨特民間舞蹈。據《大宋宣和遺事》記載,梁山好漢智取生辰綱的故事就發生在今濮陽市南樂縣西邵鄉五花營村。劫得生辰綱后,梁山好漢把一部分金銀財寶分發給當地的貧苦百姓。當地村民既要慶祝劫取生辰綱的成功,又懾于朝廷的現實威脅,于是就編了一段“寓意深長”的獅子舞。他們把貪腐的朝廷和貪官比喻成殺氣騰騰的獅子,把砍柴的兄弟比喻成被官府魚肉的百姓,把梁山好漢比作打獅英雄。五花營的村民都知道這獅子舞中的“奧秘”,他們堅信,梁山好漢終究會推翻當時的腐敗統治?恐趥餍氖,五花營的舞獅就這樣傳承了800多年。
2011年,五花營獅子舞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名錄。【原標題:口傳心授800年 濮陽五花營獅舞填補民間舞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