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浚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全縣境內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拉網式普查。為了快捷和防止遺漏,我們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從地方志書中翻閱細查,二是組織精干人員入村訪查。在《浚縣志》中我們發現了清末,一代良醫周廷芳出身祖傳口腔咽喉名醫世家,并不惜潑墨,以洋洋兩千言對其寫下了人物傳記,這在地方志書中實不多見,可見周廷芳先生在傳承祖國傳統醫學和高尚醫德方面貢獻之巨。文字記載“1954年白喉病流行,(村村恐怖,人人自危,死亡者不乏其人。)嚴重危及人民健康。周(廷芳)醫生與其子周太成廢寢忘食,四處奔走(用祖傳秘方)為患者治病……52名危重病人經精心治療,一一恢復了健康。……周(廷芳)醫生與其子(周太成)精心編寫了《中華驗方集注》、《脈象應癥訣》、《小兒口腔設圖》、《周氏父子醫案錄》等書,為繼承和發掘祖國醫學遺產做出了貢獻。”《鶴壁市志》也為其立傳,以彰其醫術醫德。但按照申報項目的歷史淵源要求不夠200年以上的底線。此時,入村訪查人員傳來喜訊,發現了名醫周太成家的《周氏族譜》,譜上記載:“周俊魁,字英杰,生于大清乾隆四年二月二日,卒于大清宣宗道光二十七年九月九日,終年108歲。一字行世半醫,長于口腔咽喉諸癥,方來自馬村馬氏”。馬家乏子,遂以口腔咽喉祖傳秘方傳其女馬氏。馬氏為周俊魁之母,故周俊魁長于口腔咽喉諸癥的秘方來自其母馬氏。另有周氏世代家傳治療口腔咽喉癥的專用器具噴粉器(鑄銅,)和瓷擂碗均為清初制品可作佐證。由此可知,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的淵源上溯到清康熙年間當成定論,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據此,我們認為秦李莊口腔咽喉科是一個較為成熟,已具備申報條件的重大項目。
經過300多年的傳承發展,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專科在繼承祖傳秘方的基礎上,各個時期的代表性傳承人又都獨有建樹,逐步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中醫學術理論和臨床治療體系。其主要診療醫術既有傳統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又有祖傳口腔喉癥專科的獨特臨床秘訣,可謂口腔、咽喉臨床治療的集大成者。
一、口腔喉癥的特征
周氏中醫認為口腔喉癥分常見病癥與流行病癥,二者臨床表現雖有相通之處,但有嚴格界分。一般性口腔潰瘍和咽喉腫疼多為內有積熱所致,內服清熱解毒湯劑,外敷拔毒生肌即可,并無生命之憂。而流行病癥的治療卻是一大難題,稍有疏忽,則使人致命。如1954年白喉流行,村村恐怖,人人自危,死亡者不乏其人。而經周太成醫生使用祖傳秘方診治的52例白喉患者全部治愈(見《浚縣志》),從而震驚了全縣衛生界。
二、醫患合作
口腔喉癥患者一般癥狀較為明顯,或口腔糜爛,或咽喉腫疼,甚或呼吸困難伴之以發燒,患者深受其苦。特別是喉癥引起的呼吸障礙最易形成患者莫名的恐懼心理和精神壓力。因此,治療時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用藥方見奇效。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始終把體貼關愛病人,調動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進而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才能事半功倍,使患者早日康復。
三、治療方劑
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的祖傳秘方分湯劑、散劑、丸劑三大類。在患者病癥確診后,根據其輕、重、緩、急,因病施用。其三大類代表方劑有:1、周氏拔毒生肌液,由20余種中草藥研制而成,廣譜抗菌,清熱解毒,緩急止痛,收斂止血化腐生肌,可增強潰瘍面組織的再生,提高機體免疫力,對潰瘍愈合有促進作用。主治:口腔炎、口腔潰瘍、鵝口瘡等各種口瘡。2、牛黃吹喉散,由十幾味中草藥精心配制而成,主治:喉娥、瘟疫等。3、解郁破核丸由十幾味中草藥精心配制而成,主治梅核氣,癗癘,乳巖.(經調劑可治療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四、方劑炮制
制劑首先是中草藥原材選料。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數十年如一日嚴格把關,注重產地,精選材質。特別是方劑中的主藥,都是到原產地購進,尤重野生。從而保證了方劑藥效。在方劑炮制過程中,為了便于制劑和貯藏,使藥物更加純凈,最大限度的消除、減低藥物毒性,以加強療效。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在祖傳炮制秘藥的基礎上,完善了洗、泡、漂、蒸、烘、炮、炒等炮制工藝流程。且環節嚴謹,制作精細,保質保量,強有力的助推了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的社會聲譽。
對秦李莊中醫口腔咽喉科項目,浚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及時組織相關專家進行了項目論證,一致認為浚縣秦李莊中醫口腔咽喉科經過300多年的傳承發展,形成了以下主要特征:
一、治療口腔咽喉藥物多少年來在國內舉不勝數,但具有周氏口腔咽喉科藥物療效的為數不多,患者大多來于浚縣、安陽、林洲、鶴壁、濮陽、新鄉等豫北地區和冀南各縣,因此構成周氏口腔咽喉科的區域性和稀有性特征。
二、周氏口腔咽喉藥物、主要用太行山區特產的20余種中草藥研制而成,其研制工藝流程復雜而精細,從炮制到成品,每一個環節均要嚴格控制,處處玄機深藏。且療效神奇,僅以小兒口瘡為例,少量藥粉一吹一撒,1—3天即愈。從而構成其可研究性特征。
三、西醫治療口腔咽喉疾病,動輒手術或長時間住院,加大患者精神和財力負擔,致使許多患者望而卻步。而周氏口腔咽喉科治療費用極其低廉,患者本人及家屬即能自行操作,用藥治療,深受一方百姓的好評,因此又構成其便民性特征。
四、據浚縣地方志書所載各個時期的傳承人文字與口碑并存,資料翔實,傳承脈絡清晰,又構成其連續性特征。
五、自從衛生界提出中西醫結合的醫療方針后,周氏口腔咽喉科第九代傳人周瑞毅然走進西醫課堂,先后到南陽理工學院臨床系、新鄉醫學院、鄭大醫學院選科進修。第十代傳人周春宇走進上海同濟大學深造,引進中西結合治療手段,使周氏口腔咽喉科更具有科學性。因此又構成其吸融性和創新性特征。
保護秦李莊中醫口腔咽喉科有其重要的價值
一、醫學價值
秦李莊中醫口腔咽喉科是祖國傳統中醫的一個分支,有其完整的獨樹一幟的臨床理論和診治體系。其藥物配方及炮制技藝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所用方劑至今為祖傳秘方,尚未公諸于世。這些都為學術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課題。
二、歷史價值
從秦李莊中醫口腔咽喉科的流變史看,完整的保留了各個時期的原始風貌,就其目前的狀況而言,已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先進的現代文明相融合的技藝特質,是豫北地區優秀的民族民間歷史文化遺存。
三、社會價值
300多年來,秦李莊中醫口腔喉科伴隨著歷史的腳步,與人民大眾同呼吸,共命運,與時代同步一路走來,起到了與人民大公休戚相關的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其低廉的治療成本更易被廣大民眾所接受,加上其卓越的治療效果,使其在一方區域內影響深遠。從而對區域性精神文明建設,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發揮一定的促進作用。
保護計劃
保護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的臨床整體辯證分析體系。即首先把患者的年齡、性別、體相、部位、病情及其生活的地域、環境等作為一個整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進而分清主次、輕重、緩急,把握準患者的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然后辯證施治的病理分析和診斷程序。
保護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的三十多個祖傳秘方方劑。
保護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的湯劑、丸劑、散劑的完美配方和精良炮制的科學工藝流程。
保護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的傳承人。
2010年,全面展開調研,啟動各項動態保護工作。成立浚縣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醫院籌備小組。
2011年,籌建浚縣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專科醫院,優化就醫環境。
2012年,成立浚縣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專科醫院。
2013年,完善專業相關配套設施,強化內部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2014年,完善浚縣秦李莊周氏中醫治療口腔咽喉疾病的思想理論體系。培訓人員,做好浚縣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的傳承和發展工作。【原標題: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