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許昌杜寨書會2000年的繁華和落寞

2013/9/3 15:52:27 點擊數: 【字體:

   
    2月28日,一年一度的寶豐縣馬街書會落下帷幕,馬街書會和山東胡集書會被稱為我國的兩大書會。農歷正月十三這天開幕的還有許昌縣蘇橋鎮的杜寨書會,杜寨書會約有2000年的歷史,比馬街書會和胡集書會還早100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書會。

    自上世紀以來,杜寨書會日漸式微,最少時,僅有幾攤兒藝人參會。馬街書會在繼承中創新,規模和名聲不斷擴大,胡集書會也在低谷中實現了華麗轉身。薪火相傳了2000年的杜寨書會,如何重拾“一日可看千臺戲,三天可讀萬卷書”的輝煌?或許,馬街書會和胡集書會能帶來諸多借鑒。

    ●○藝人遠道而來為“亮書”

    太陽已經升起來了,會場里擁入不少群眾。寒風中,紅色的橫幅和商家宣傳的標語在“嘩嘩”作響。

    吃過早飯后,常萬春和其他幾位說書藝人從杜寨街的一間客店里走出,他們來到村旁的一塊空地上開始支攤兒。

    55歲的常萬春是來自我省浚縣的一位說書藝人。

    上午9點多,會場上近20攤兒說書的被圍得水泄不通,幾十位藝人已經準備就緒。在一陣鼓板弦歌、琴箏齊鳴中書會開場,說書人捋起袖子,無不扯高嗓子,盡情地說唱。人聲鼎沸的會場也變得韻味十足。

    藝人在書會上說唱稱為“亮書”,觀眾邀請藝人到自己家去說唱稱為“寫書”。一些企業老板和群眾看中藝人后,便與藝人協商“書價”,有的藝人當即收拾攤子,跟隨人家走了。“書價”一般是根據藝人說唱水平的高低而定,小則一攤兒百十元,多則數千元。

    常萬春表演的是河南墜子《鍘美案》,高亢柔美的墜胡聲使人如癡如醉。最后,常萬春被人請走了,去說唱三天,對方管吃管住,酬金是700元。

    這天是2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杜寨書會開唱的日子。而在寶豐縣城南的楊莊鎮,盛況空前的馬街書會也開幕了,有190多攤兒、上千名藝人參加,觀看的群眾約有30萬人。

    ●○30年前杜寨書會還不錯

    2000多口人的杜寨村,位于許昌縣蘇橋鎮正南4公里左右,離許昌市也不過20多公里。

    原許昌市博物館館長黃留春說,說唱藝術在許昌地區有2000年的歷史,這與當地的鄉風民俗有關,過去,誰家結婚生孩子,老人過生日,做生意發財等都要請說書的唱上幾天。“大戲看熱鬧,說書聽味道。”說書藝人很受尊敬,因為他們說唱的是口授心傳的歷史故事,說書的女子還被稱為“先生”。

    杜寨書會形成于何時?它又經歷了哪些變遷?

    據黃留春考證,杜寨書會起源于公元10年左右,比寶豐馬街書會還早1200多年。2000年前,農歷正月十三,劉秀被王莽追殺至此,處境危險。當時有一名說書藝人把劉秀藏到了村北的隱蔽處,使其躲過了一劫。劉秀稱帝后,為了報恩,就委派當地的“會首”,讓他每年正月十三,召集各地說書藝人到此說書。

    于是,每年農歷正月十三這天,來自全國各地的民間藝人,在杜寨以天作幕,以地為臺,打起簡板,拉起琴弦,說書競藝。周圍村民,扶老攜幼,蜂擁而至。

    黃留春聽老藝人說,在民國時期,杜寨書會達到鼎盛,最多時有700多藝人云集于此。“文化大革命”中,杜寨書會曾一度蕭條,改革開放后,又開始恢復。

    河南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許昌市曲藝協主席胡潤芝告訴記者,1979年,24歲的她第一次參加杜寨書會,那時杜寨書會規模頗大,來自全國各地的說書藝人有上百攤兒。

    ●○名人效應拉動馬街書會

    1981年,胡潤芝第一次參加了寶豐縣的馬街書會。那時的馬街書會,規模、名氣和杜寨書會差不多。

    這一年,寶豐方面邀請了著名評書演員劉蘭芳臨會獻藝。

    胡潤芝說,名人帶來的轟動效應,讓寶豐縣的決策者深受啟發。自此以后,寶豐縣每年都邀請十幾位知名度很高的說書藝人來馬街說書。

    為辦好馬街書會,縣、鎮、村三級成立了辦事機構,制訂方案,規劃場地,安排接待及安全保衛工作,并撥出專項經費,用于書會場地青苗補償和接待費用。寶豐縣還投資一千多萬元在北京建起了馬街書會博物館。

    隨著馬街書會的聲名鵲起,全國的藝人蜂擁而至,姜昆等名家大腕也經常光顧。

    1995年,寶豐縣被命名為“中國曲藝之鄉”,第二年,馬街書會被列為“中國十大民俗”之一。

    而杜寨書會,依舊默默無聞。

    ●○兩大書會創新中放光彩

    上世紀,因受電視的影響,再加上民間曲藝創新不夠,缺少貼近生活的作品等原因,山東省胡集書會也被冷落。

    1983年,來胡集書會的藝人有300多攤兒,而2004年只有5攤兒。

    在山東省惠民縣有關部門的積極應對下,胡集書會在創新中實現了華麗轉身。

    胡集鎮從2006年開始嘗試“政府埋單、送書進村”,并引導藝人們在內涵、形式上進行創新。很多藝人都帶來了創新曲目,有的在表演中加入了模仿小沈陽等元素。

    2008年,胡集書會開始升格,改為由中國文聯、中國曲協、山東省文化廳、濱州市人民政府主辦;馬街書會是由中國曲協、河南省文聯、河南省文化廳聯合舉辦;而杜寨書會因為缺乏引導,基本處于自發狀態,沒有任何單位牽頭舉辦。

    今年,胡集書會以“返璞歸真”為主題,吸引了全國各地近兩百名藝人來此獻藝,有十幾萬群眾觀看。除渤海大鼓、西河大鼓、評書等常見形式外,還增加了樂亭大鼓、二人轉等曲藝形式,再現“原生態”本色。
    馬街書會也在繼承中創新,本屆馬街書會擂臺賽不僅保留了鼓曲、唱曲兩個傳統參賽劇種,還新增了相聲、小品等20多個北方劇種。

    今后,寶豐縣擬申報馬街書會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山東胡集鎮準備建立胡集書會博物館、書會文化中心、書會學校等,重塑胡集書會品牌。

    ●○杜寨書會期待涅槃重生

    杜寨書會的現狀,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

    今年的杜寨書會上,許昌市曲藝協主席胡潤芝和許昌縣文化局的領導蒞臨會場。許昌市文聯、許昌市攝影家協會組織了攝影采風活動。

    早在2006年,馬街書會和胡集書會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杜寨書會才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杜寨書會的組織者胡培民告訴記者,去年,杜寨書會“非遺”申報成功后,村里重新規劃了場地,并首次抽調5人協調這次書會,給藝人提供桌椅、茶水等。對沒有被“寫書”的藝人,村里適當給予路費補助。

    胡培民說,明年考慮把一天會期延長到3天,主動邀請全國的一些知名藝人參會,當地政府負擔藝人的食宿。

    “明年準備擴大場地,加強對著名老藝人的保護!”許昌縣文化旅游局局長陶義紅說。今后將在政策和資金上加大對杜寨書會的支持力度,確認一些技藝超群、獨具特色的民間曲藝傳承人,采取多種措施加以“保護”!驹瓨祟}:許昌杜寨書會2000年的繁華和落寞】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2010-3-16 作者:殷曉章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兔袼拙W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