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法王寺圓仁石碑開解謎團 中日高僧曾聯手保護佛舍利

2013/7/11 17:44:17 點擊數: 【字體:

 
    中國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去年7月披露,登封的法王寺有一塊刻有“圓仁”字樣的石碑,引起日本學界和歷史學愛好者的廣泛關注。今年以來有關“圓仁石碑”討論會在東京相繼舉行。“圓仁石碑”的出現讓史學界有哪些新的發現和爭議?為此記者采訪了東亞歷史學者阿南史代,她告訴我:“通常為期一天的討論會,到下午聽眾就只剩一半了。而關于‘圓仁石碑’的討論會,卻座無虛席直到傍晚,實不多見。”

    圓仁(公元794—864年)是日本高僧,作為遣唐使的一員入唐求法,他歷經9年行程萬余里,途經江蘇、山東、河北、山西、陜西、河南、安徽等省,寫下四卷七萬多漢字的日記——《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日記詳細記錄了唐代政治、經濟、文化、佛教,特別是百姓生活狀貌,敘述了當時社會的真實情況。他不怕艱難困苦,把佛教的精髓以及各領域的知識和先進經驗帶回日本。圓仁是日本天臺宗延歷寺第三代住持,公元864年圓寂于京都,去世后被授予慈覺大師的稱號,當時影響極大,名震日本全國。

    入唐求法9年間,圓仁幾乎每天都寫日記,但公元845年6月1日至9日,日記出現了7天的空白,這是圓仁研究者們長期不解的謎團。“圓仁石碑”的面世,填補這一空白。為研究“圓仁石碑”,阿南史代于去年8月來到中國。

    法王寺位于登封嵩山山脈的龍門溪谷中,附近有古老的佛塔、還有著名的少林寺。

    石碑的碑文每字約3厘米見方,楷書12行,滿行8字,共計88字。題為《釋迦舍利藏志》,經專家學者附加標點的其余文字是:

    “漢西來釋迦,東肇佛壇。嵩之南麓,法王寺立矣。隨仁壽間,帝敕建浮屠,譴使安佛真身舍利于內。殊因移匿地宮,函密之。蓋護寶,非不恭也。法門圣物,世遠疑失。誠恐,鐫石以記,祈圣門永輝。圓仁,天如。大唐會昌五年。”

    碑文簡短,但飽含時代信息。大意是:嵩山法王寺創始于東漢,隋代仁壽年間,文帝敕令全國營造佛塔,遣使(與“譴使”同音)供奉佛真身舍利(又稱釋迦舍利)于塔內。因特殊緣分(將佛舍利)遷徙隱藏于地下宮室,用匣子裝盛封閉。是為保護佛教珍寶,并非不敬啊。(密藏)佛門神圣之物,世代遙遠(就會)疑惑丟失。誠惶誠恐,刻石為記。祈愿佛法之門永遠輝煌。碑文由圓仁、天如兩人撰寫,時在大唐會昌五年(即公元845年)。

    “圓仁石碑”面世后,日本媒體廣為報道。一些日本學者從石碑材質、紋飾和書跡等角度認為“圓仁石碑”是贗品,另一些日本學者認為是真品。阿南史代認為:“根據圓仁日記,因唐武宗滅佛,圓仁被‘勒令還俗,遽歸本國’。會昌五年舊歷六月,圓仁在回國途中路過河南境內。從洛陽到鄭州,如走官道距離280里,如繞道登封則距離329里。圓仁舍近求遠,用時7天途經登封去鄭州,必有所求所為。圓仁離開長安時,眾多好友相送,贈詩送物,有可能贈物中包括貴重的佛舍利。法王寺原本供奉佛舍利,圓仁可能參與了隱藏佛舍利。碑文中與圓仁并列出現的‘天如’,可能是當時法王寺住持。這是一次極少數人參與而必須嚴守秘密的行動。圓仁日記中7天的空白,也是為了不讓世人知道他參與了秘藏法門圣物。現在則不難理解圓仁日記7天空白、回國途中舍近求遠等事情的原因。在法王寺,延佛主持贈送給我‘圓仁石碑’拓本,還請我觀看了佛舍利。延佛住持表示,他相信圓仁參與了隱藏佛教珍寶并心懷感謝之情。寺內僧人請我觀看了高44厘米、寬62厘米的‘圓仁石碑’。看著飽經滄桑的石碑,令我浮想聯翩。‘圓仁石碑’見證了唐代年間中日兩國高僧聯手保護佛舍利那段塵封千年的歷史。”【原標題:法王寺圓仁石碑開解謎團 中日高僧曾聯手保護佛舍利】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人民網 2011-05-03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大法王寺:引領中國佛教的傳播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