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洛浦公園:重現經典美景 洛浦秋風今更勝昔

2013/7/12 17:25:00 點擊數: 【字體:


    近年,縱貫洛陽城區東西的洛河越來越引起洛陽市民的關注,挾洛河筑堤而建的洛浦公園東西長20公里,貫穿6個城區,總面積4000余畝。綠地面積300余萬平方米,栽植各類喬木、灌木300余萬株。從1997年至2007年,歷時10年的建設與完善,使洛水之濱集中了眾多歷史文化遺址和人文景觀,成為洛陽城市建設的標志,凝聚了洛陽人的濃濃情感。

  洛陽八景——“洛浦秋風”

  洛陽乃十三朝古都,自古以來就有數不清的美景。古人總結了洛陽最美的八處景色,其中“洛浦秋風”和“天津曉月”都發生在洛河之上。

  相傳伏羲氏的女兒宓妃非常美麗,有一天在渡洛河時不慎落水,死后成為洛水之神。三國時,曹植在此遇到一位神女,便寫成《洛神賦》盛贊其美貌。

  自隋唐至北宋500余年,洛河經過千百萬勞動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風景之勝。那時的洛河,桃李夾岸,楊柳成陰,長橋臥波,一年四季風景如畫,特別是“金風消夏”、“半月橫秋”的時節,更是充滿詩情畫意。千余年來,洛濱景色使許多詩人留連忘返。“洛陽自古多才子,無人不詠洛陽秋”。初唐四杰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曾徘徊洛濱,不忍離去;唐高宗時,上官儀循著河堤,緩轡詠詩,洛濱景色之佳,可以想見。

  “天津曉月”得名于隋的一座浮橋,在如今的洛陽橋東側。拂曉時分,漫步橋上,舉首可見一輪彎月垂掛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偶而又傳來洪亮悠揚的鐘聲。清雅幽靜的意境使其成為著名景觀。

  千百年來,洛陽屢遭兵火,城廢而園滅,到了近代,眾多遺跡蕩然無存。“過去的洛河灘可不是什么休閑的好地方,想想就覺得荒涼。”家住西工區的王老先生說,河灘外面是成片的菜地和莊稼,河灘寬得很,全是沙子和石頭。后來,城市生活垃圾都往河灘上堆,荒涼的河灘變得臟亂不堪。橋下有羊圈,廢品堆成山,拾荒人住在河邊的油毛氈房中,破塑料袋隨風飛得滿天都是,拉沙的拖拉機在河灘上冒著黑煙,塵土彌漫……建設前的洛河兩岸影響了周邊的人居環境,歷史中的如畫美景難覓其蹤。

  “洛濱公園”醞釀13年

  洛浦公園于1997年5月動工興建,而早在此13年前,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就提出了這一建議。

  1984年4月3日,胡耀邦總書記首次來洛視察。在返程時,他突然問起洛陽40萬職工的業余生活來。他了解情況后說,洛陽的公園太少了,并提議:可沿20里長堤建設洛濱公園,節假日,職工們便可以到河邊休閑玩耍。

  史料記載,當晚,洛陽市馬上召開了市委常委擴大會議,會上通報了建“洛濱公園”的意見。由一位副市長和城建局牽頭,“洛濱公園”工程建設方案不久便出爐了。方案計劃從洛河橋(即現西苑橋)至瀍河橋,由西向東沿河堤在洛河北岸依次建起秋楓公園、上陽公園、同樂公園、洛神公園和華林公園等5個小公園;同時提出堤兩側要進行綠化,堤頂不能太窄,“必須能會車”。由于胡耀邦總書記親自交辦,加上確實可以改善群眾生活,當時有關部門熱情很高。

  然而,預算出來,所有人都有些遲疑:除去土石方等所有可以義務勞動解決的部分,這一龐大的工程仍然需要1.8億元開支,而當時洛陽市一年的財政收入才2億多元。

  就在此時,有人寫了一封信給胡耀邦總書記,大意是:洛陽還不富裕,財政很緊張,現在修公園,是否可行?很快,帶有胡耀邦批示的信件返回來:“如經濟困難,可以緩辦。”于是,這項宏偉的工程就此擱淺。

  然而,人們并沒有忘記這個計劃。

  1996年,洛陽市區人口達130萬,公共休閑場地越來越擁擠了,我市園林事業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此時,我市正準備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衛生城市,洛河沿岸的大垃圾場無疑成了創建的一大阻力。于是,興建“洛濱公園”又被提上議事日程。

  1997年,市委七屆二次全會通過了沿洛河兩岸興建大型公益性游園的決定。

    全市會戰建游園

  洛浦公園工程跨越城市6區,涉及10多個村莊、40多家企事業單位。工程主要包括:一是拆遷臨時建筑,清理垃圾;二是修筑河堤,回填砂卵石,墊耕作土;三是架橋修路;四是修建廣場、園路、亭臺廊榭;五是通水接電等園林綠化工作及修建配套服務設施。

  當時,“濱河游園”的建設任務被分解到各個城市區。盡管資金不寬裕,但“缺人”仍是工程進展面臨的最大問題,尤其是很難找到懂大型園林建設的人才。無奈,市里只好從土地、林業、水利等各個相關單位抽調20多名年輕干部,在聶灣建立了工程指揮部,邊干邊學,邊學邊干。

  經過幾次動員,近郊13個鄉鎮都被調動起來了:有車出車,有人出人。最初修建的是西苑橋至洛陽橋段河堤,每天在這長長的河堤上,建設者、卡車、推土機在穿梭,壯觀的景象引來眾多市民的圍觀,人們紛紛議論,拍手稱快。洛陽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捐物,或以各種形式參與到工程建設中,全市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駐洛部隊,先后有20萬人走上大堤參加義務勞動。我市共出動機械7萬臺次,拆遷洛河兩岸各種建筑物26萬立方米,清除各種垃圾50余萬立方米,填砂卵石26萬立方米,回墊土方43萬立方米……鄉鎮與鄉鎮比著干,城區與城區攀著來,所有人的勞動熱情都空前高漲。

  1998年3月,洛浦公園籌建處正式成立。2001年3月,洛浦公園管理處成立,進一步從組織上保證了洛浦公園的建設管理。

  重現洛浦美景

  公園初步建成后,即命名為“洛浦公園”,取洛陽八大景“洛浦秋風”之意。

  “把昔日冬天黃沙滿天,夏日蒼蠅亂飛,一年四季垃圾遍地的10公里長的洛河亂石灘建成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洛浦公園……”省里一家報紙盛贊洛浦公園。

  經過近10年連續不斷的建設,特別是2007年洛浦公園東延長線竣工后,洛河兩岸形成了風光旖旎的景觀帶。

  如今,洛浦公園北岸景區16公里,在西苑橋至洛陽橋段共有30個大小廣場、30組亭子廊架、10個植物專類園和諸多園林小品;洛陽橋至瀍河口的歷史文化區內,建有河圖洛書、商王祈雨、會盟史話、定鼎九州、東漢太學等反映洛陽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的14個文化廣場,用園林小品和鋪裝、雕塑、碑刻展示了洛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實現了園林藝術與歷史文化的完美結合,形成了多層次、景觀豐富、具有優美韻律的帶狀園林景觀。

  南岸景區是12公里長、40米寬的綠地,以常綠和落葉喬木片植密林為主,高低錯落,富有野趣。千畝國花園以隋唐歷史文化為基礎,以牡丹文化為內容,林木疊翠,亭榭相連,為南岸景區增添了美麗的景觀。

  經過疏浚、治理,5級橡膠攔河壩在河道上建起,700多米寬的水面成為洛浦公園的一道美景。中央領導人、外賓參觀洛浦公園后感嘆:“洛浦公園規模宏大,水域開闊,是融園林綠化、園林建筑、園林景觀、園林文化于一爐的新型開放公園,再現‘天下名園重洛陽’的盛景。”

  如今,洛浦公園西延伸工程中的生態濕地公園正在緊張建設,明年3月底,自瀛洲大橋逆流而上,長達2.6公里的洛河將呈現兩岸花草遍地,河中島嶼棋布,空中水鳥飛翔的怡人生態景觀。

  洛浦公園,洛陽人的游園,讓人夢回縈繞。 (記者 石蘊璞 通訊員 丁雅超)【原標題:洛浦公園:重現經典美景 洛浦秋風今更勝昔】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網 2009-09-16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洛浦公園:城市風光游新熱點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