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擁有西周最大的鑄銅遺址之都-洛陽

2013/7/15 17:02:20 點擊數: 【字體:

 
    民國初期,洛陽東周王陵之一的金村陵區,遭受了嚴重的盜掘,包括外國傳教士在內的大批盜墓者,從這里盜走了大量青銅器。這些青銅器帶著邙山的體溫和余痛,多被掠出國境,如今還躺在美國、英國的博物館里。

  有句話說“帶走了天上的云,帶不走心中的魂”,洛陽作為青銅器的故鄉,它的根永遠在這里。1975年,在偃師二里頭夏都遺址,出土了一件青銅器,這就是著名的“乳釘紋爵”:高22厘米、長28厘米,這是夏代青銅器,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青銅器,譽稱“天下第一爵”。此爵束腰平底,爵流狹長,流折處有兩小柱,三足細長,腹的一面有兩道弦紋,其間飾有五枚乳釘,造型簡潔,現藏于偃師文物單位。

  洛陽不但出土過歷史上最早的青銅器,同時擁有西周最大的鑄銅遺址。早在20世紀70年代,我市文物工作者就發現了西周北窯鑄銅遺址。據祖居此地的李建民先生講,北窯分為上窯、中窯、下窯,各成村落,該遺址位居上窯附近,東西長約700米、南北寬約300米,占地面積很大。經考證,該遺址始于西周初年,系西周宗室鑄銅基地。該遺址的發現,對研究西周前期青銅鑄造工藝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

  青銅器文化源遠流長,具有詩意文化概念——“青銅時代”留給人們無盡遐想。洛陽中鼎古代藝術研究所所長李家琪說:我們平時看到的少量青銅器,不過是青銅器海洋中的幾朵浪花,而在青銅文化的背后,卻站著一個輝煌的“青銅時代”,其歷史跨度相當長,保守估計也要從夏商周三代開始,直至秦漢,在大約兩千年的歲月里,爐火和青銅的巧妙融合,為華夏文化打造了一個精美面具,它是那樣剛勁和富有質感,每一件青銅器都讓我們真切地觸摸到了歷史。

  每一件出土青銅器,就是一頁活的歷史冊頁,把它們組合起來后,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史書”,而洛陽從夏朝開始就是青銅器的淵藪,王室和貴族在洛陽使用了大量青銅工具及青銅禮器,這個城市見證了青銅器從發展、成熟至輝煌的全部歷程。

  李家琪先生指著一件復制的“獸面紋方鼎”說:請看!這件方鼎的原件是1977年在北窯出土的,高33.5厘米,口長28.5厘米、寬22.7厘米,屬于西周前期的作品,飪食器,長方體,直腹微斜,四柱足,腹四隅與四壁正中及柱足上部均有棱脊,四壁均飾牛角獸面紋,兩側各有一立夔龍,看上去非常莊嚴。

  洛陽出土的青銅器,種類非常齊全,其中以鼎為最多。鼎,相當于現在的鍋,用來煮食或盛放魚肉用,大多是圓腹、兩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高規格的鼎是禮器中的重器,象征江山社稷。

  在青銅飲酒器中,爵最為常見,上面提到的“乳釘紋爵”就是此類飲酒器,相當于后世的酒杯,圓腹,前有倒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把手,口有兩柱,下有三個尖高足;觚為長身、底呈喇叭狀;觶為圓腹、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有蓋。其次是盛酒器,這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一般是深圓口、有蓋,前有流,后有把手,下有三足或四足,蓋與鋬之間有鏈相連接,常見的有方彝,還有溫酒器、取酒器、盛水器等。

  李家琪先生說:偃師二里頭出土的“乳釘紋爵”,器壁很薄,很難制作,而夏人竟能做得那么好,真是了不起。那樣的工藝,即使按現在的工藝技術,一次鑄造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可見4000年前的洛陽先民們,其青銅器制作工藝和冶煉鑄造水平都很高了。因此說洛陽是青銅器的故鄉,一點兒都不夸張。

  有一句話叫“銅產徐州,工在洛陽”,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經驗,意思是說盡管徐州有青銅器原料,但這些原料必須運到洛陽后,才能被制成精美的青銅器,因為最先進的作坊、工匠、工藝,都集中在洛陽,這個城市一直頂著青銅器的輝煌光環,其品類之全工藝之精,往往令后人驚嘆不已。從品類上看,洛陽歷代青銅器涉及政治、軍事、祭祀、經濟、交通、裝飾、生活日用器具等各個層面,簡直是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原標題:擁有西周最大的鑄銅遺址之都-洛陽】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天下收藏商城 2012-01-18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洛陽將擁有“六大都城遺址”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