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莊村名來歷
2013/9/23 15:25:0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大新莊是一個回漢雜居的村莊,位于博愛縣城西北5公里處,北鄰九府莊,南鄰前辛莊,東鄰連張,西鄰狄林村,原名上省莊。 史籍關于上省莊的記載,最早見之于許良巷的《金創修湯王廟碑》。該碑記載:“河內之北有許良巷,地盡膏腴,人類富庶,筑居于水竹之間,遠眺遙岑,曾明滴翠,真勝游之所也。粵自宋朝宣和七年村有稅戶張卿做維那頭,與本村創修其廟,不意廟基方就,而□甲馬,至天會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大軍到此圍攻,懷郡至當月二十四日城破,人民投拜之后,蝗蝻□生,盜賊蜂起,老幼蕩析,率皆警竄,田野之□,盡成荊棘,迄天會七年,官中召人歸□,勒許良巷、上省莊、狄家林、齊家莊、西吳村并為一寨,眾舉上省莊賈進□為提□,因此,荒田復耕,頹垣再筑,不期年而居民安堵。”從碑記的記載看,上省莊應該是個比較大的村莊,不然,不可能“眾舉上省莊賈進□為提□”。聯系許良聯村北宋抗金戰爭的史實,提□,應該是并為一寨的領導人的稱呼。
明萬歷十五年《二次重修廟院碑記》對大新莊村名的來歷有所記載:“大新莊,原名叫新莊,源于當時村莊受到洪水沖淹,房倒屋塌。災后,居民便在村原址南1.5公里處,蓋房定居,成了一個新的村莊。”這個記載告訴我們兩個問題:一是明確了上省莊原來的位置,即現在村莊向北1.5公里處;二是大新莊村存在于明萬歷十五年之前。
據大新莊的老者們說,當時上省莊,在丹河東畔的山坡附近,即后來老丹東局附近。說是有一年丹河發生了重大水災,丹河水倒灌,大水洶涌彭拜,直沖上省莊,附近村民都來救災,但是,因水勢兇猛,難以抵擋,修筑的土堤瞬間就被洪水沖刷得無影無蹤。于是,商戶們運來了所經營的鐵鍋,將土裝滿鐵鍋,層層堆砌成鐵鍋堤阻擋洪水。盡管如此,上省莊還是被洪水沖毀。于是,洪災過后,上省莊村民在現在的村址建立了新的村莊。因為異地而建新村,村民們共議村名為新莊。
那么,大新莊是何時所建呢?近查《懷慶府志》關于丹河水患的記載,從周朝開始,關于丹河水患的記載共有五次。其中,周朝三次,分別為“周敬王四十四年,丹水不流;周元王六年,丹水三日不流;周烈王五年,丹水出,反相擊”。前兩次丹水不流,構不成災害,“丹水出,反相擊”。可以構成災害。但是,那個時候還沒有上省莊,因此,周朝時候的丹河水患與大新莊的來歷無關。記載丹河在元朝的水患有兩次,分別為元“至順三年七月,丹、沁二水漲”“至順四年丹沁水溢”。至順三年七月丹、沁二水漲,不能夠證明當時發生了水災;“至順四年丹沁水溢”。由此可見,丹水成災,將上省莊毀于一旦的應該是“至順四年丹沁水溢”的那一年。舊的村莊毀滅,新的村莊的誕生應該在至順四年之后。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根在中原(201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