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山(1872--?) 道情藝人。本名楊發,男,漢族,封丘縣戚城鄉鐵爐村人。楊宗山十七歲時學唱道情,并兼唱善書。他演唱道情曾走遍河南的各個府縣,后定居于開封。張履謙于1935年在《相國寺道情調查》一文中,提到楊宗山時說,他已是六十三歲的高齡,業已演唱道情四十年,被譽為唱的呱呱叫的老楊先。在當時河南墜子風行曲壇的狀況下,楊宗山能以說唱道情而在相國寺長年設棚演出,足見其技藝的高超。
揚宗山的表演有著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他長于引用典故和使用批語,從抨擊世態炎涼和社會的弊端,代以勸善教化聽眾。他的嗓音諄厚,唱腔細膩,聲情并茂,善于表達人物的性格和感情。封丘的藝人對他頗為推崇。傳聞他唱善書時有一個曲目叫《合家樂》。聽群眾中流傳的一句評語是:“聽了《合家樂》,一輩子不分鍋。”楊宗山對自己的藝術也很自負。常說如不能唱動人心,他絕不收場要錢。當時在串集市趕廟會演出中,別的藝人需要端著小筐子繞場懇求陪笑著收錢,楊宗山卻是把小筐子放在場子中間,唱的聽眾自動把錢放到筐子內。他有一次在本村演唱,開書之前夸下海口,若唱不動家鄉父老,情愿一輩子不進鐵爐村。
據張履謙著文介紹,楊宗山能夠演唱一百多個曲書目,并以《海瑞搜宮》、《雷公子投親》、《剁黃愛玉》、《彭公案》、《孫龐斗智》為最受聽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