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莊木板年畫
小楊莊木板年畫
小楊莊木板年畫
小楊莊木板年畫
11月15日的新鄉市民間工藝精品展在新鄉市人民公園的美術館舉辦,張同瑞的小楊莊木版年畫應邀參展。
小楊莊木版年畫是在2009年新鄉市舉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被發現的。小楊莊的木板年畫由來已久,據了解,在明朝的時候就有年畫制作,到清朝后期基本上形成了產業規模,市場覆蓋今新鄉、焦作一帶。1964年以前,基本上村里80%以上的村民都會年畫的制作,他們忙時種地,閑時創作,逢年過節走街串巷叫賣。“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小楊莊的木板年畫遭到破壞,大量木刻雕版被毀壞。由于年畫市場的萎縮和現在網絡科技的發達,村里的年青人不再愿意學習這門技術,小楊莊木板年畫面臨著失傳的危機。
一提到木版年畫,可能我們想到的就是天津楊柳青年畫、四川綿竹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還有河南的朱仙鎮木版年畫。
任何工藝品的創作都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征和當地的風俗,新鄉小楊莊木版年畫也不例外。小楊莊木版年畫題材以神像為主,主要取材于民間信仰的神靈,比如三皇始祖、七十二全神、張仙射狗、送子娘娘等,反映了對先賢名人的崇拜,也是中國傳統民眾尊祖敬宗心理的體現。小楊莊的木版年畫大都作中堂和祭祀之用,有祈福辟邪納祥之寓意。
小楊莊的木版年畫的制作工藝先是木版印制,然后涂彩著色。小楊莊木版年畫線條粗獷,色彩鮮艷,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具有民間繪畫風格。人物神態各異,目光炯炯有神。每幅畫的風格也不相同,《送子娘娘》慈眉善目,給人以親切之感;《張仙射狗》,護佑兒童;《七十二全神》,莊嚴肅穆等。
目前小楊莊木版年畫的制作藝人所剩無幾,張同瑞是其中之一,展出的即是其作品。老人一生從事木版年畫的制作,并且熱衷于木版年畫的傳承,目前老人和自己的兒媳還在堅持制作。
小楊莊木版年畫是中國民間藝術寶庫的一枝奇葩,祝愿張同瑞老人和他的木版年畫繼續發揚光大,在木版年畫這個大花園中能夠開出更加絢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