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新鄉縣朗公廟鎮荊氏家族祠堂內,已有700年歷史的經幢被盜。兩年后,荊氏家族后人在鄭州古玩市場意外發現。在公安人員的幫助下,經幢近日得以重回故鄉。
經幢是指刻有經文的多角形石柱,因為該經幢為八棱形,故也稱八棱碑。被盜的八棱碑就在荊氏祠堂內,1314年由荊氏第五代孫所立,今年恰好“700歲”。碑刻記載,荊氏祖先“生于斯,長于斯,老于斯”。碑上文字刻錄記載了荊氏七代人的姓名。2011年,八棱碑離奇失蹤,家族人員和公安民警一直尋找未果。
雖然該經幢只是在新鄉縣文物管理部門登記在冊,但對于考究“荊”氏的人文歷史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更是“荊”氏家族后人對祖先敬重的情感寄托。
2014年1月23日晚上,新鄉縣刑警大隊接到電話,稱有人在鄭州市古玩市場看到一個八棱經幢,和荊氏祠堂里兩年前被盜的十分相似,請求民警幫助找回。
民警和負責帶著族譜的村里人趕到鄭州古玩市場時,已經是24日中午12點多,古玩店的老板已經下班。疑似被盜八棱碑躺在一堆古董中間,被鐵柵欄圍著。為了證實其系被盜文物,民警越過柵欄,拿著荊氏族譜比照,發現碑上刻的姓名跟族譜上的一字不差。在鄭州警方的支援下,將出售該經幢的老板傳喚至轄區派出所,并將經幢進行扣押。
經詢問,該老板交代該八棱碑是從開封購買的,并不知道其系被盜文物。被盜八棱碑已于近日重新豎立在了荊氏祠堂內。(原標題:700歲經幢“回家記”:離奇失蹤 被盜兩年后回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