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聽雄雞報曉、午時聞雌雞下蛋、晚間聽山雨瀝瀝、俯在地上傾聽地下河的嘩嘩流水聲。喝上二兩老白干,大口吮吞著大青辣,在來回擺動的油燈下,聽著老鄉們的嘮叨,那真是一種原始古樸的雅致。你是否也渴望這種小山村的愜意生活,那么郭亮村是個不錯的選擇。
距離河南省輝縣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處,海拔1700米的高高懸崖上,有一個以其獨特的山勢,峰巒疊嶂,山清水秀,洞奇瀑美,潭深溪長,質樸的石舍,淳樸的山民,有石磨石碾石頭墻,石桌石凳石頭炕,渾石到頂的農家莊院,一幢幢,一排排,依山順勢地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以其特有的魅力,招來了大批中外游客,也受到了影視廠家、藝術家們的厚愛。它就是太行明珠—郭亮。
郭亮村源于公元9年~公元23年之間的西漢末年,當時王莽建立“新”王朝,這期間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農民領袖郭亮,一舉建立了農民政權。后來郭亮欲憑借太行絕壁峽谷與敵交戰失利后,從會逃寨兵敗山西。后人為紀念這位農民英雄,將他當年戰斗過的大本營譽稱為郭亮村。
影視基地國內有很多,多為人工所建,但萬仙山的基地不是人工修建的,是自然天成的。郭亮村是萬仙山萬山從中的一個自然村落,石屋、石床、石椅、石凳,高低錯落有致,分布合理,不能不讓人浮想起那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而今,一部分石屋已改造成農家旅館,游人可親身體驗居住原始村落的樂趣!
村落周圍,千山萬壑,風光琦旎,吸引著一代代影視人,著名導演謝晉、馮小寧等名家大腕在此拍攝了《走出地平線》、《清涼寺的鐘聲》、《舉起手來》等一部部等家喻戶曉的影片!
村寨里樸實隨處可見:石磨、石碾、石巷、石桌、石凳、石床、石階、石房、石壩、石路、 石碗、石筷、石橋、石斧、石鋤……,讓人完全溶浸在石頭的奇妙懷抱之中。當問起村民為體用這笨重的石頭營造一切時,老鄉笑話我們道:“石頭是我們的一切,那兒有祖輩的靈氣,是后輩的希,制造石器只花力氣,不花錢。為何不用……習慣了!”1972年為讓鄉親們能走下山,13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帶領下,賣掉山羊、山藥,集資購買鋼錘、鋼銼。在無電力、無機械的狀況下全憑手力,歷時五年,硬是在絕壁中一錘一錘鑿出2萬6 千立方米的一條高5米、寬4米,全長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車。為此,王懷堂等村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條絕壁長廊,被日本裕田影視公司驚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跡”。
絕壁長廊郭亮洞,蜿蜒盤旋、忽明忽暗、上下不一,洞壁有的整齊平坦,有的參差不齊,形狀各異。站在峽谷對面萬丈石壁上,靜觀郭亮洞,猶如石壁上的“機槍眼”。洞外瀑布成網狀,洞下水潭碧綠誘人,悠閑的牛羊漫步在奇石、叢林之間。秋季,黃色的柿子、紅色的山楂、綠色的核桃掛滿枝頭,好一派世外桃源之雅景。郭亮洞不遠處,藏有奇景“冰窯”,哪怕是炎熱的夏天,故然冰封不動。抬頭大,驟然間一條瀑布從天而降,飄染全身。喊聲過后,又恢復往日的寂靜。瀑布間從絕壁頂上一空心圓洞中垂直落下,遠看恰似“龍須”又稱“龍吟”瀑布。周圍還有萬仙山和南坪兩處自然保護區。
郭亮村的具體位置是:河南省、新鄉市、輝縣、沙窯鄉、郭亮村, 地圖上位于河南省北偏西的太行山區。
南方來的游客從鄭州乘火車到新鄉站下行車大約1小時。北方來的游客直接在新鄉下車。 轉乘汽車到輝縣行車30分鐘。
輝縣每天上午八點中午一點有開往郭亮村和南坪鄉的汽車,行車一般3.5小時。如果時間不湊巧,也可乘車到小寨鄉下,再轉乘三輪車前往郭亮村,隨時有車。 返程的情況大抵類似。
食宿概況郭亮村:“家家戶戶皆提供食宿,可淋浴。有電話,衛星電視”食宿費用相當便宜的村莊。村子的氣溫比之鄭州低10度左右,需帶必要的衣物。如果對溶洞感興趣,最好帶上防水手電或者頭燈。村里物質供應豐富,價格公道,可不必自帶干糧。
旅游行程: 該村中游覽的時間安排以二日為宜,第一天到達郭亮村,游覽郭亮洞,觀賞落日與絕壁。第二天游覽溶洞、喊泉與山林。第三天一早從天梯下山,下午即可返回鄭州。
郭亮村該村每年十月份滿山紅葉的季節引來許多寫生與攝影者,攝影以晴天一早一晚陽光輝映的懸崖絕壁為最佳。當然,繞到附近古樸的山村拍拍村民們寧靜的生活也是很不錯的。
郭亮地處太行深處,四季景色宜人,特別是金秋時節,滿山遍野楓葉緋紅,碧綠的山野夾帶著一片片金黃,是旅游的大好時節。(原標題:河南輝縣郭亮村:千山萬壑風光琦旎 自然天成影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