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鄉 >> 當代新鄉 >> 真中河南人 >> 瀏覽新鄉

張福臺:“唐人張”的當家人

2013/10/29 16:13:45 點擊數: 【字體:

張福臺:“唐人張”的當家人


    人物簡介

    張福臺,河南新鄉人,江門市唐人張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我商會副會長,江門市河南商會會長。

    張會長出身飛行員,曾如鷹擊長空,翱翔于遼闊的藍天。當他步入實業領域,基層磨礪,高層鍛造,體味了奮斗歷程的酸甜苦辣,但也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歷。厚積而薄發,在他以無比睿智的眼光投身商海之時,一如當年的凌云壯志,決心去成就一番事業,并為此矢志不渝。唐人張,中國乃至世界玻璃鍍膜技術的領先者,正是他精心培育、傾力打造的大手筆。

    張會長為人處世,處處彰顯出豁達和不凡的氣度,對待生意伙伴,他以誠相待;對待員工,他平等視之;對待老鄉,他無私幫助;對待商會,他更是呵護備至,在江門,在廣東的河南人圈里,張會長贏得了一連串的好口碑。

    千錘百煉  求索前行

    張福臺出生在黃河北岸的延津縣,是家鄉的黃河水滋養了他強健的體質,也培養了他豪放爽朗的性格。曾幾何時,在家鄉讀書的張福臺,站在空曠的黃河岸邊,遙望滔滔東去的黃河水,總是浮現出無限的遐思,幻想著外面的世界。

    1978年,17歲的張福臺特招入伍,成了一名飛行學員,先后在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和第六航空學校服役學習。其間,張福臺曾無數次駕駛著戰鷹,飛翔在祖國的藍天,張福臺說,那時每當穿越云層,就讓人頓生一種凌云之志。

    上世紀80年代初,張福臺因高血壓停飛,轉業回鄉工作,此時正值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商品經濟發展的大潮正洗禮著每一個中國人。張福臺先被安排到延津縣交通局,不久又被調到國營755廠,先后擔任生產計劃科科長、生產調度和生產經營部部長,由于工作出色,一年后,他被升任為755廠下屬的新鄉市利達電器公司總經理。

    張福臺說,“無論在哪個崗位,我工作都很賣力,那時年輕,加上在部隊里練就了一副好身體,所以經常加班加點,從來不感覺到累。在工作之余,還要加強業務學習,鉆研技術。”的確,他的話正是那個改革時代,年輕人一心向上的真實寫照:為了青春無悔,為了新的生活,渴求新知,奮發進取。

    這一干,張福臺就干了20年!20年里,張福臺從基層做起,孜孜以求,一步步向著自己的事業高點邁進,而榮譽也紛至沓來:從1985年到1988年,他連續三年被評為“新鄉市新長征突擊手”;1988年同時被評為“河南省新長征突擊手”;1997年,他被選為新鄉市紅旗區第六屆政協委員、工商聯常務委員,等等,這一系列的榮譽是張福臺砥礪前行的最好見證。

    2003年,張福臺升任新鄉市天潤電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5年,他又調任江陰市長樂集團副總經理。回憶起這些,張福臺表示,“那都是勤奮換來的。我當時無論到哪里都很勤奮,都比別人能吃苦。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常言說,經歷千錘百煉,方能成鋼,所以無論崗低高低,我都把勤奮放在第一位。”正是靠著這份勤奮,張福臺不斷提升和充實著自我,并在此后的創業中游刃有余。

    任副總兩年后,已完成“知識積累”的張福臺決定帶著滿腹的“經綸”,去創立自己的事業。2006年,他來到江門,在此安營扎寨,考察市場,于第二年正式成立了唐人張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自此,張福臺的事業發展進入了“黃金時期”。從新鄉到江門,從黃河之畔到南海之濱,張福臺跨越時空的長距離,為自己的理想架起了一座橋,一座從北到南、再通向世界的橋梁。
  
    唐人之張  世界首創

    關于名稱“唐人張”,張福臺頗費了一番心思。他說,當時想了很多名字,但感覺缺乏內涵,后來他靈機一動,想到江門是著名的僑鄉,而在中國之外華人聚集的地方,被稱為“唐人街”,“唐人”之稱是華人走遍世界的意思,借此寓意,“唐人張”即代表“一位張姓華人的產品走向了世界”,寄托著身為華人和華人公司的自豪感。這正是張福臺所執著追求的,他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技術和產業。

    “唐人張”主要從事玻璃鍍膜,其產品廣泛應用于燈飾、工藝品、酒具、裝飾材料等,張福臺介紹說,之所以選擇這個行業,就是看好鍍膜技術的發展前景。當年在“燈飾之都”的中山古鎮,眾多燈飾企業的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仍采用水鍍,這種舊的技術污染大,不夠環保,不符合國家產業升級的發展要求,而真空鍍膜是一種新型技術,節能環保,也是國家“863”推廣項目,市場空間廣闊。

    “為了占領高端,我當時提出要自主研發,要有自己的發明專利,不跟別人的技術跑,不向別人模仿,”張福臺說,“我們組織專門的研發小組,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我們終于研發出‘燈飾玻璃水晶鍍膜技術’,此項技術是世界首創,國際第一,很快獲得了美國加州65、FDA等各項認證。”而市場的反應更是超出張福臺的想象,“水晶鍍膜技術”一經推出,立刻引起國際燈飾行業的廣泛關注,世界各地客戶紛紛前來考察、訂貨,德國SPRIT、美國銅燈以及國內的金達、開元、華藝、豪利達等大型燈飾企業相繼成為“唐人張”的忠實客戶。

    如果說技術領先是“唐人張”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張福臺的經營理念則是其成功的關鍵,張福臺說,他有三條經營“哲學”:一是質量第一,沒有過硬的質量,再好的技術也是浪費,占領市場就是空談;二是價位決勝,在相同產品或技術條件下,適當的價位將最終贏得客戶;三是社會資源利用,各類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將使客戶開發事半功倍。這三條“生意經”是張福臺的經營之道,也是他創業經驗的結晶。

    公司成立6年來,張福臺帶領著“唐人張”在一次次的市場危機中化險為夷,特別是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中,“唐人張”依托自身的技術優勢以及穩定的客戶群體,順利度過了危機,生產和經營都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對此,張福臺深有感觸,“當時能平穩度過金融危機,其實有兩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公司員工和生意伙伴的大力支持。”

    張福臺曾說,客戶猶如企業發展的“衣食父母”,一定要重視他們,對待他們要以誠相待。在“唐人張”,張福臺從來不避諱客戶進入到研發中心,“參觀”他的核心技術,他的坦誠和自信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在內部管理上,張福臺一直倡導用“人性化”去凝聚人心,他從不把員工當外人,并樂于幫助他們。某次一名員工向張福臺借錢,他話不多講,就把錢借給了員工,結果員工離職后未還借款,他卻說“人家不還,肯定有困難”,然后一笑了之。

    情系豫粵  何曾兩鄉

    河南是張福臺的生養之地,那里有他的兄弟姐妹、親戚鄉鄰;廣東是張福臺的創業成就之地,這里有他的妻子朋友、生意伙伴,無論是河南還是廣東都是張福臺的深情寄托之地,黃河與珠江,兩地的母親河,共同哺育了他這個故鄉驕子、他鄉游子。

    南來江門已7年之久的張福臺從來沒有忘記中原故土,事業有成之后,他時刻記掛著回鄉投資,造福家鄉人民。張福臺說自己有一大愿望,就是想在家鄉投建一個農產品加工廠,利用河南豐富的面粉資源,對面粉進行深加工,將來條件成熟之后,再去開發其他農產品,把工廠做成像三元、雙匯等之類的食品企業,這樣一方面可以解決家鄉面粉的出路問題,另一方面則可以幫助家鄉人民就業。張福臺已多次深入家鄉各地,考察選址,洽談投資項目。

    在江門,張福臺同樣在大展手腳,逐步加大投資。他表示,“唐人張”將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外延生產鏈條,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全力進軍燈飾產業,開發節能環保型的燈具產品。與此同時,他今年還將和一家臺灣企業合作,投資數百萬元,在臺山成立一家高科技農業企業,開發有機土壤改良劑。

    江門是著名的“華僑之鄉”,祖籍江門的海外華僑達400多萬,在其海僑鎮有一家華僑農場,居住著來自13個國家的歸僑,而在“僑鄉”創業、立業的張福臺,也想為華僑同胞做點事,為此,他與有關方面合作,免費探測華僑農場的溫泉,開發當地豐富的溫泉資源,造福當地華僑。據估計,探測費用將超百萬。
 
    無私創會  團結共榮

    去年12月31日,江門市河南商會隆重舉行成立慶典,張福臺作為首任會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這是他幾個月來辛勤付出的成果。為了分會的成立,他先后出資總計20余萬;為了分會能順利注冊,他多次往返于廣州與江門,與省商會溝通,所以他深知創立分會的不易。他表示,干好商會的事,其實并不容易,商會不同于企業,是一個相對松散的組織,如果意見不統一,就很難辦成事。商會既然成立了,大家就要一起努力,把它辦好,不能給商會、給河南人丟臉。

    自江門分會創立伊始,張福臺就定下了“團結、奉獻、誠信、共榮”的“八字方針”。他解釋說,團結是商會發展的基礎,沒有團結商會就是一盤散沙,就會失去向心力和前進的動力;奉獻是商會發展的關鍵,每個會員都要為商會盡一份力,發一份光,不能總想從商會索取,商會是會員的家,要靠大家共同維護,不能為一己之私;誠信是商會發展的立足點,做任何事都要講求信用,企業也好,商會也好,要發展就必須立足誠信,否則,將無立錐之地;共榮是商會發展的成果,即所有會員共享商會所帶來的各類資源,共謀發展,共同進步。

    正是在張福臺這“八字方針”的指引下,江門分會在成立的3個多月里,一直健康有序地發展,并為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今年1月,在江門發生了一起河南籍打工妹被害的事件,由于被害人家屬的情緒非常激動,險些釀成治安事件,張福臺及江門分會了解情況后,及時協調,最終平息了該事件,張福臺及分會會員還為被害人家屬進行了募捐(詳見本報第15期A4版“南粵豫商記”)。江門分會的這一做法受到江門市政府有關領導的稱贊,當地媒體對江門市河南商會做了大量報道,并成為當地解決類似事件的一個成功案例。

    張福臺說,“這就是商會的力量,如果沒有商會,我們就很難組織起來。江門相關部門重視我們,與我們及時溝通,看重的也是商會這個平臺,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商會建設好,并利用好這一平臺,為江門的河南鄉親和企業家服務,為江門的社會經濟發展與和諧穩定做出貢獻。”文/張大勇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廣東省河南商會(2012-12-1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