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泉寺位于衛輝市西北二十公里處的霖落山上,因離香泉近而得名。始建于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為著名高僧稠禪師在魏離宮舊址上所建。公元609年(隋大業五年)重修,唐、宋、金、元、清歷朝均有石刻、雕像。 它雖沒有嵩山少林寺那樣遠近聞名,但是它在豫北地區卻大有名氣,素有“豫北第一古剎”之稱。
香泉寺坐落在衛輝市西北約20公里太行山東麓的霖落山山坳中。“香泉甘冽”為衛輝古八景之一,寺名就是因之而來。(衛輝古八景:佛洞煙云、古塔凌云、涼臺玩月、澗水濤聲、竿山疊翠、乳巖寒流、香泉甘洌、爐光夕照)。
香泉寺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最大的佛教文化勝地之一。早在六世紀中葉,北印度高僧那連提黎耶舍就曾經到此講經傳播佛教文化,歷史上素有佛教"小西天"之稱。
該寺所在地傳說為戰國時魏安厘王的離宮——雪宮。香泉寺始建于隋大業5年(公元609年)。當時,登封少林寺第二任主持稠禪師游歷化緣到此,發現霖落山泉水甘甜清純,他捧了一口,一股香氣撲面而至,就高興地說:“這里可以建寺院。”后來,這里就建起了寺院,并取名“香泉寺”。但因當時的寺院已蕩然無存。元代元 年間又臨山崖建造,重修香泉寺。
路線:
1.假設從建設路河師大出發,直行2.7公里,左轉
2.向前行駛11.8公里,左轉
3.行駛1.1公里右轉
4.行駛0.5公里左轉
5.行駛8.8公里,左轉
6.行駛3.2公里,過東陳召村約200米后右轉
7.行駛4.7公里,到達終點
——32.9公里,大約48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