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劉毛筆,是河南省項城市孫店鎮汝陽劉傳統的手工技藝,據《項城縣志》342頁記載,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有名諱的制筆工藝傳承人至今有23代,汝陽劉村素有“毛筆之鄉”、“妙筆之鄉”的美譽。
秦代是毛筆工藝發展的開端,這一時期確定了毛筆的基本形制,為后世毛筆制作奠定了基礎,拉開了中華民族書寫歷史的新篇章。秦代毛筆最大的特點是“以竹為管”,是由秦朝大將蒙恬所創,然后由其部下隨從傳承下來,逐步推廣到全國,其間,出現了一些以制作毛筆著稱的地方,汝陽劉就是其中之一。
“汝陽劉”毛筆選料考究,僅兔毫的選擇標準是秋毫取健,取尖,春夏毫則不要;狼毫的選擇就必須要到東北去采集過冬的黃鼠狼尾毛來制作。汝陽劉毛筆制作精細,主要工藝流程有:分毛--脫脂--去絨—裝毛—齊毛—墊毛—切毛—梳毛—修毛—成頭等128道工藝,其工藝具有獨特性。成品要具備尖、圓、齊、健“四德”,軟硬適中的標準;其外飾,尤其是筆桿的裝飾上更極為講究,根據筆的形狀和高、中、低檔的要求配之,既美觀又大方。
2009年汝陽劉毛筆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