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芳家住聶堆鎮黃崗村,49歲,共產黨員,曾被樹為市、縣學雷鋒標兵,被評為市、縣勞動模范和市、縣擁軍優屬模范,現是縣供銷社系統的下崗職工,在縣城現代城商業街開設油漆老店。去年10月20日晚,張新芳在店門口發現一位年邁老漢騎著三輪車帶著年齡相仿的老伴由南向北行駛。來到張新芳油漆老店門口時,老漢上氣不接下氣,車子也蹬不動了。張新芳見狀立即上前詢問老人情況。
原來,老漢叫趙學成,今年80歲,老伴吳然榮,78歲,家住西華營鎮田莊行政村。1982年,年過50歲的趙學成遇上了喪偶又有殘疾的吳然榮,他們結為夫妻,艱難的日子一過就是30年。兩個老人到處流浪,村里人誤認為他們不會回家了,家中戶口漏報了,責任田、兩間破草房沒有了,就連宅基地也被別人蓋上了新房。
聽了老人的述說,張新芳頓生憐憫、同情之心,隨即將二人安排到店對面尚未竣工的門面房里。接下來的日子,解決兩位老人吃飯問題,成了張新芳的一件大事。兩位老人年邁體弱,不適應再奔波討要,張新芳就為老人買來米面,買來燒柴,壘砌了鍋灶,讓他們做飯吃。一天夜里,趙學成老漢發燒,張新芳立即撥打了“120”,把老人送到縣人民醫院治療。為了讓更多的人關心愛護二位老人,張新芳在老人居住的門前掛上了一大型橫幅,上寫“關愛殘弱老人,獻出和諧愛心”,引導人們獻出一點愛,幫助老人渡難關。
春節來臨,張新芳找到縣民政局、鎮民政所領導,向他們匯報了趙學成夫妻的困難情況,得到了縣民政局、鎮民政所領導的同情與支持,派人送來了慰問禮品、慰問金。附近居民也送來了棉衣、棉被、雞鴨、魚肉、蛋奶。趙學成夫妻感動得熱淚盈眶。
張新芳知道,要徹底解決趙學成夫妻的困難,最好的辦法是把他們送進五保敬老院。于是他找到縣民政局、縣城中心五保敬老院的負責同志協調此事。有關領導雖然對趙學成夫妻非常同情,但入五保敬老院的程序也非常嚴格,必須要辦一系列手續,比如戶口證明,鄉鎮、村五保條件證明等,但趙學成夫妻一無所有。
為給老人補戶口,張新芳找公安局、派出所的負責同志匯報,找戶籍管理人員協商,又同包片民警一起入村,調查取證,寫材料報縣公安局。補戶口需要市公安局審批,張新芳三次開著自己的車,到周口托朋友、找關系,終于在今年2月20日,為兩位老人補添了戶口。隨后,張新芳又多次與鄉鎮、村協商,讓鄉鎮、村開出了兩位老人符合五保條件的證明。通過張新芳的努力,縣民政局、縣城中心五保敬老院批準兩位老人進住敬老院。而張新芳辦這些事的花費和耽誤營業的損失高達5000多元。
3月12日,對趙學成、吳然榮夫妻來說,是一個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張新芳開車把兩位老人送到了縣城中心五保敬老院。兩位老人結束了四處漂泊流浪、露宿街頭的生活,住進了寬敞明亮、溫馨舒適的五保敬老院。本報記者 巴富強 通訊員 彭世繁 彭向麗【原標題:“天下孝子” 張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