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傳說)是一則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與《孟姜女》、《牛郎織女》、《白蛇傳》并稱我國四大民間傳說。
梁祝故事形成于東晉,迄今已有1600年的歷史。發源于汝南縣馬鄉鎮,二人的墓地均在汝南縣馬鄉鎮古京漢官道兩旁,至今尚存遺跡。故事表現一對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結合含恨而終的婚姻悲劇。梁祝傳說記載的最早文獻,見于初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
故事講述的是祝家莊才女祝英臺,女扮男裝赴杭求學,途中邂逅同時到杭州求學的會稽書生梁山伯,于是雙雙結伴到杭州游學,期間同窗三載,形影不離,結下深厚情義。祝英臺學成先歸,二年后梁山伯到虞尋訪祝英臺時,真相大白,方知祝英臺是女兒身,遂回家告知父母,意欲娶其為妻,不料此時祝英臺已由父母之命許配馬家,梁山伯知后追悔莫及。三年后梁山伯出任鄞縣縣令,終因多年相思成疾,一病不起,死后葬鄞城西清道山下。梁死后第二年祝英臺出嫁途中,路經梁墓,風浪大作,聞此處就是梁山伯葬地之后,不禁悲從中來,上山祭奠,祝英臺痛哭亡靈,情義感動天地,只見梁山伯墓突然地裂開一道口子,祝英臺縱身躍入其中,同穴而死,過后二人魂魄化作彩蝶翩翩起舞。
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