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禪林寺位于新蔡縣城南郊,是一座有幾百年歷史的寶寺古剎,系十方僧人常住之地,被譽為江北名剎。因寺中多植金粟、桂花而故名。
原為明嘉靖年間右僉都御史、寧夏巡撫張久一南塘別墅故址,清康熙二年(1663年)宋祖法購之。修建佛堂,齋堂、客堂、宿舍數(shù)十間,并將附近的水月庵,白衣閣舊址歸入,改建為寺,占地面積500畝,康熙十年(1671年)落成。
寺的開山鼻祖為云莪和尚,原為明朝遺老,絕意不愿清朝官者,他在汝州風(fēng)穴寺出家,因與祖法有同年之誼,祖法在寺院落成時親迎他來主持寺政,云莪一到即開壇講經(jīng),弘揚佛法,又為寺院規(guī)定極為嚴(yán)肅的戒律,從此傳至四十余世的萬慧和尚。
金粟禪林寺西院為游憩之所,建有瑞芝閣、白衣閣、水月庵、宛在堂、醒花草堂、清心廳臥梅軒、此君亭、浮云亭、永心亭等;東院為寺觀建有大雄寶殿、彌勒殿、準(zhǔn)堤殿、方丈寢殿、藏經(jīng)閣、拈花閣、觀音靜室、鐘鼓樓、云水堂、延壽堂、齋堂、客堂、香積櫥等,周有圍廊,后院有“三寶花園”外有山門2座,門前有石獅一對,雄居左右,門外東西各有一“放生池”,面積約數(shù)十畝,寺東有塔園和柏林,面積數(shù)十畝,有佛塔五、六十座,園內(nèi)古木參天、塔林聳立,遍布明清兩代碑刻。寺內(nèi)供有釋迦牟尼,彌勒佛、觀音菩薩和九頭佛銅像,八手佛像等,并藏有全部《大藏經(jīng)》,為國內(nèi)少有之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