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為一談
2013/9/6 16:44:0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典源:唐·韓愈《平淮西碑》
典故釋義:把不同的事物或人混在一起說成是相同的,也叫并為一談。
《平淮西碑》寫的是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平定淮西(今以汝南為中心的河南省東南部)藩鎮(zhèn)吳元濟的戰(zhàn)事。安史之亂以后,唐王朝陷入了中央與藩鎮(zhèn)的長期苦斗之中,王朝已處在了風雨飄搖之中,當時邊疆內地,藩鎮(zhèn)四起。其中,從公元783年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叛唐開始,“蔡州之不廷授,于今五十年,傳三姓四將,其樹本堅,兵利卒頑,不與他等”。也就是說,從李希烈到吳元濟,這些叛唐之將占據蔡州已經50年了,事實上形成了國中之國。當時吳元濟手握重兵,據地千里,對大唐威脅甚重。為了平定淮西,唐憲宗下令討伐叛賊。由于用兵不利,平淮之戰(zhàn)雖連打幾年,卻收獲甚微。最后,才在朝中重臣裴度統領下,由部將李愬在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10月乘敵不備,采用掏心戰(zhàn)術,以三千兵勇,借風雪一夜,突襲吳元濟老巢,在蔡州(今河南駐馬店)活捉敵魁吳元濟。此一戰(zhàn)不僅結束了長達5年之久的平叛,結束了蔡州長達52年的割據局面,穩(wěn)定了大唐基業(yè),也讓裴度、李愬一戰(zhàn)成名,為萬民仰望。這就是史稱“李愬雪夜入蔡州”的由來。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