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龍(1928—1997年)河南省汝南縣人。1950年參加工作,歷任汝南縣文化館館員、股長,縣越調劇團、豫劇團劇改干部,團長。1968年調任駐馬店地區文教局藝術科副科長、地區文化局創作室副主任。系中共黨員。他自幼酷愛藝術,參加工作后,曾為“改戲”,“改人”和培養新生力量做出了一定貢獻。其改編整理的《牧羊圈》,《崔府君斷虎》、《洞賓戲牡丹》等傳統戲,在信陽地區第一屆及之后的匯演中取得過較好成績并獲獎。創作的現代劇目《鞭桿會》、《配種姑娘》、《大路朝陽》等參加了地、省匯報演出。“文化大革命”后,他負責組織全區藝術創作,其奉獻與敬業精神,受到同行們的一致好評。駐馬店地區赴省調演的參賽劇目《雞場小哨兵》、《三傳圣旨》、《彎彎秀才河》等分別獲獎,均有他付出的心血。退休前創作發表的自傳體電影劇本《流浪兒》,以曲折的情節,詳實的背景資料,頗見功力的文字描寫,藝術的再現了一個貧苦的流浪兒,在黨的指引下,走向革命、投身革命文藝事業的人生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