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駐馬店 >> 名人名家 >> 逸聞趣事 >> 瀏覽駐馬店

顏真卿被貶江西寫出天下第一楷書

2015/1/4 17:41:18 點擊數: 【字體:

    顏真卿,字清臣,唐代中期杰出書法家。他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楷書四大家”。任撫州刺史期間寫下《撫州南城麻姑山仙壇記》,后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楷書”。

    公元766年,顏真卿因奏宰相元載阻塞言論被貶謫,從正三品的吏部尚書降到從五品下階,由此踏上了江西的路途。  

    由京官到地方小吏,對于這位傳奇人物來說,盡管有著諸多惆悵,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在江西數年,最為著名的,莫過于寫下《撫州南城麻姑山仙壇記》,被后人譽為“天下第一楷書”,并被世人臨摹。

    廬山之上留有顏真卿足跡

    在被貶往吉安的途中,顏真卿曾途經廬山,這是一個歷代文人都頗為偏愛的地方,顏真卿自然也不例外,被貶當年的六月登上廬山,仕途上的失意并沒影響顏真卿對廬山的好感,他題下《東林寺題名》、《西林寺題名》。廬山山南有座山,山不高,自然風物卻甚佳,當年顏真卿路過此山,“愛其佳麗”,遂筑室以居,以待朝命。他的后裔也在這里繁衍生息,扎根下來。鄉人感念顏真卿的道德文章,改山名為顏家山,并一直流傳下來。  

    位于廬山山南秀峰寺的讀書臺,左下側還有顏真卿留存的碑刻《大唐中興頌》。這塊碑刻極為珍貴,后來,秀峰寺曾遭日軍洗劫,寺僧遇難,碑刻埋于地下幸免于難,新中國成立后才重現于世。湊近仔細閱讀《大唐中興頌》,其文章為唐代詩人元吉撰寫,并請顏真卿書寫,記述了安史之亂、玄宗逃蜀、唐肅宗即位、中興“盛德大業”的史實。  

    可以想見顏真卿寫下此文的內心感慨,他雖然身處逆境,屢被打擊,但仍然心懷天下,這一點,在他游歷陶淵明故里時所作的詩詞中也可以看出來:“張良思報韓,龔勝恥事新。狙擊不肯就,舍生悲縉紳。嗚呼陶淵明,奕葉為晉臣,自以公相后,每懷宗國屯……”

    吉安留其兩處石刻墨跡

    雖然顏真卿在吉州待的時間并不長,但字寫了不少,詩文輯成《廬陵集》十卷,顏真卿還與僧、道、儒、宦各界友人詩酒講論,興致頗高。  

    據吉安縣志記載:“今溪山深處往往有其石刻題詠。”但是一千多年后我們只知道兩處,其中一處是距永新縣城60里的禾山石刻大字“龍溪”。禾山的最高峰叫赤面峰,下有甘露寺,唐宋時僧徒最盛,寺前龍門溪,懸流長數十丈,溪潭的景色奇絕。顏真卿見此風景奇絕,欣然命筆。他所書的兩個大字高二丈許,臨摹這兩個字的人必須要用梯子爬上去才可。  

    另一處墨寶在青原山寺前,題有兩個八分字“祖關”,顏真卿出身書香門第,語言文字功底很深厚,他寫字有一個癖好,喜歡寫異體字。“祖關”這兩個字,一般人不認識,因為它是異體字,但是這兩個字的名氣大,被后世譽為不可多見的顏真卿八分書體。

    開吉安文章節義風氣

    顏真卿對于吉安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他重德崇文的做法和忠烈剛正的品格,在吉安當地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為廬陵文化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明朝郭景昌所編撰的《吉州人文紀略》中說:“自顏真卿從事古州,鏗訇人節,誦慕無窮。至歐陽修一代大儒,開宋三百年文章之盛,士相繼起者必以通經學古為高,以救時行道為賢,以犯言敢諫為忠。”   

    顏真卿在他去世二百多年后,廬陵文風已顯露勢頭,名人輩出。為懷念他所作出的貢獻,宋咸淳四年(1268年),廬陵人在吉州城螺子山古驛館的東側建了一座高大的顏魯公祠,白鷺洲書院山長、永和人歐陽守道作《魯公祠記》。宋明以來,人稱吉安為文章節義之邦,其實這是由顏真卿最早開創的風氣。

    撫州寫下天下第一楷書

    吉州并非顏真卿的貶謫終結之地,公元768年,他又踏上了赴任撫州刺史的路程。  

    在撫州,顏真卿度過了他被貶謫期間最為安穩的一段時光,也正是這樣安逸的生活,讓他寫下了自己書法的巔峰之作《撫州南城麻姑山仙壇記》。  

    據史料記載,顏真卿在出任撫州刺史期間,多次登游南城麻姑山,這里優美的環境和神奇的傳說讓他感慨頗深。公元771年四月,他再次登臨南城麻姑山,游覽麻姑山仙壇時,書興大發,潑墨揮寫下《撫州南城麻姑山仙壇記》,全文九百余字,筆力剛健遒勁,布局大勢磅礴。蘇軾說“魯公變法出新意”,歐陽修在《集古錄》中說“魯公諸碑當以此為第一”,自此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楷書”,享譽古今中外,成為歷代書法家臨摹研習的范本。  

    現代書法家金開誠先生分析說:“顏真卿后期的楷書代表作是大字《撫州南城麻姑山仙壇記》,同時也足以代表整個顏氏楷書的典型之作,因為它最突出地表現了顏體的風格,并在藝術上達到了高度的成熟與完整。”然而,碑刻在政局動亂的南宋不慎丟失,現在僅存宋代拓片,直至1992年江西著名篆刻家、書法家許亦農先生以大字楷書鐫刻,重新豎碑于南城麻姑山。

    勤政愛民之事流傳至今

    除了書法造詣日益成熟之外,顏真卿在江西為官期間,更有勤政愛民的故事流傳于世,可見他真是個很得人緣的好官。  

    據傳在唐上元年間,撫州城東南方的孔家渡至瑤湖之間所修的河堤“華陂”又被大水沖毀,以致河流正道淤塞;漲水的時候則“支港橫濫”,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大危害。顏真卿任職之后,看到這種狀況非常焦急,便千方百計籌集資金、組織人力,在“華陂”廢基上修起了“土塍陂”(即今“千金陂”前身);引水灌田,變水害為水利,為發展撫州城東南一帶的農業生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另一件令人稱誦至今的事情是顏真卿在撫州處理過一件轟動一時的離婚案:一天,一個婦女來見顏真卿,要求批張公文,允其與夫離婚;并呈上其夫楊志堅的詩作,以示其夫亦同意離婚。顏真卿讀罷,又問了原委,得知楊志堅是個嗜學如命的秀才,婦人嫌他家貧才要與他離婚。顏真卿便判道:楊志堅素為博學,遍覽《九經》,篇詠之間,風騷可摭,可欽可敬;其妻只愛錢財不愛人才,著實可惡。  

    為了扶正祛邪,將楊志堅之妻責打二十板,任其改嫁;對于楊志堅,則贈給布、絹各二十匹、米二十石,并委任為州署官吏。這個判決合乎民意,人們無不拍手稱快,在社會上也產生了良好影響,史稱“江左十數年來,莫敢有棄夫者”,一改當時婚嫁風氣。作者:龍莉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江西晨報(2015-01-04)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楊靖宇生命最后一刻的話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