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越調劇團,始建于1950年8月,前身系民辦的“醒民劇社”。首任團長李運亭,演職員37人,隸屬縣文化館領導。待遇為“死股活值”分賬法。
1952年9月,人民政府首派國家干部一名,1954年7月又增加到3名。經過整風學習,又新招部分學員,人數增加到80余人。初期曾是豫劇、越調交替演出,后因劇種之間的種種矛盾,遂于1956年改制為一團二隊。經報請省文化局登記批準后,復于同年11月10日,把兩個隊擴建為兩個團,從此專業專藝的人民越調劇團和豫劇團各立門戶,分頭演出。越調團36人,又收學員16人,于1959年正式轉為地方國營,實行工資制;1962年鑒于人民生活困難,經濟上重又恢復自負盈虧制;領銜主演多年來一直是有“三寶貝”之譽的陳金英,再加劉松山、陳玲花、陳桂枝、楊延強等知名演員的搭檔,所以該團在演出質量和票房收入上一直還是很不錯的。
歷經“文革”十年,直到1983年4月,才又重建起新的“西平縣越調劇團”,團長陳玲花。當時確有一派興旺的勢頭,但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由于“市場化”運作的不成功,及其他多種原因,于1993年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