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個少年書生,父親去世早,全靠母親給別人做針錢、紡棉賺來的錢過日子。他每天要到南學里去讀書,學習成績很好,老師非常喜歡他。
這天傍晚,放學回家的路上,遇見一個漂亮的媳婦。書生低著頭往前走,不料被這媳婦一把抓住,說:“我每天都見你從這兒過,我家離這兒不遠,你跟我去玩會吧!”少年書生不好推辭,就隨她去。
從這天起,少年書生每天放學后都到她家去玩,時間長了,兩人有了感情,連晚上也不回家了。母親非常掛念,便到南學去問老師,老師說:“他每天放學都回家,怎么說他沒走啊?”母親說:“先生,兒子兩個多月沒在家睡了,就請您幫忙查清這件事吧!”老師點頭答應了。
等書生來了,老師把他叫到跟前問:“你最近都是在哪里睡?你要說實話,你母親都找到學堂里來了。”書生一看瞞不過,便照實說了。老師對他說:“那媳婦不是凡人,是個狐貍精變的,時間長了,她會傷害你的!聽我的話,今晚,趁她睡著了,就把她的尾巴割掉,她就不會變了,就能做你的媳婦了。”
從這天起,書生沒敢到她家去,只是放了學就磨一把小刀,一直磨了一年。這天傍晚,書生又從媳婦門前過,這媳婦出來說:“怎么這么長時間不來?你的女兒出世了,還沒見過爹的面呢?”說罷,把書生拉走了。
書生到了她家,看到床上睡著個白胖女孩,知道是自己的孩子,高興得抱起來就親,媳婦抿嘴笑了。
夜里,他趁媳婦睡著,仔細一看,真的有一個尾巴,他拿出小刀,狠了狠心,向尾巴砍去,但沒砍掉,媳婦就醒了。她生氣地說:“我不害你,你到想害我。這樣吧,你把孩子抱走,我也該走了。你如果想我,就抱著孩子去找,一直往東南走,過去一條河,再過八百五里葛針寨就到了。”說罷,一溜火星走了。
書生難過地哭了,只得把孩子抱回家讓母親照料。他也無心上學了,就在附近找點活干。
七八年過去了,媳婦一直沒回來,書生十分想念她,一心去東南找她。這天,他辭別了母親,備上馬車,帶著孩子去找媳婦。
走啊走,所帶的銀子都花完了,還沒走到,咋辦哩?把馬車和馬賣了吧!書生到集上賣了馬車和馬,抱著孩子趕路,不到兩個月,錢又花光了,餓得孩子直哭,自己也走不動了,便坐在地上發(fā)愁。忽然,走過來一個老道,問他道:“年輕人,為何來到這里?”書生把找媳婦的事說了,老道說:“給你個小鍋快做點飯吧!”他給書生一個扣兒大的小鍋和三個米粒,三個麥秸稈,就不見了。書生一看,恁大的小鍋咋做飯?無奈,孩子餓得直哭 ,也只有試試看吧!他在小窩里放了點水,放了三個米粒,用火柴點著三個麥秸稈就燒起來。一會兒,飯中了,他先讓孩子吃飽,自己又吃,結果,二人都吃飽了。他領著孩子繼續(xù)趕路。
這天,他們來到河邊,河上沒有橋,咋走啊,天又快黑了,他坐在地上哭起來,一會兒那個老道來了,說:“你們哭啥哩?”書生把找媳婦的事給他說了。老道說:“別哭了,我給你搭個橋吧。”說罷,用一個大樹桿搭在河上,對書生說:“快過去吧!”書生不敢過,老道說:“怕什么!我先過。”老道很輕松地過去了,書生領著孩子也慢慢地走過去了。
路越來越難走了,又過了幾天,來到一片葛針地邊,無法行走 ,書生又難過得哭起來,這老道又站在他面前說:“年輕人,要勇敢,哭有啥用!還是我給你幫忙吧!”他遞給書生一個拐棍,說:“你用拐棍把葛針挑到一邊,緊挑緊鉆,慢挑慢鉆,就能過去,過了八百里五里葛針寨,就快到了。”
書生按老道的話走了,順利地渡過了葛針寨。這里已是一片人煙稀少的荒地,他繼續(xù)往前走。一會兒,忽然眼前邊出現(xiàn)了一處大院子,門前一棵槐樹,這槐樹的葉子一會兒青,一會兒黃,一會兒落,一會兒又發(fā)新芽。據(jù)說這里的樹一黃一落就是一年。這時,從門里走出個眉清目秀的老頭兒來,書生忙問:“老大爺,我去找孩子她媽,不知她住在哪里?”老頭笑嘻嘻地說:“年輕人,孩子他媽就在這院里,你去認吧!如認不出來,把門的老虎就把你吃了。”書生很害怕,但也只得領著孩子去認。
一進院,兩只老虎正蹲在屋門兩邊,書生強打精神進去往里一看,有五個天仙似的美女坐在那里,咋認啊!他一咬孩子的手指,鮮血滴在地上,孩子疼得大哭,書生見里邊有一個美女在流淚,忙說:“流淚的便是!”老頭高興地讓他們夫妻團圓,安排他們住下。
住了一段時間,因惦記家中老母,書生要妻子跟他回家。妻子說:“咱倆緣份已盡,你帶著孩子回去吧!”說罷縫了個香荷包給孩子帶在扣子上,吩咐道:“香荷包里有銀子,你回去后,買些田地種,再蓋個好屋。取銀子時,只許掏,不許倒。”說完,讓他們合上眼,把他們送回家去。
到了家,母親因思念兒子和孫女,把眼都哭瞎了。書生用帶的銀子給母親把眼治好,又買了田地, 蓋了房了。
一天,老太太趁兒子出去干活,把荷包里的銀子往外掏,越掏越多,幾間屋子都裝滿了,也掏不完,心想:“她咋不讓倒,倒一下又何仿?”她拿起荷包往地上一倒,銀子沒有了,老太太后悔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