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員外,共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個武狀元,二女兒嫁給了個文狀元,三女兒與兩個姐姐性格不同 ,不求高官厚祿,竟與鄰村里的一個莊稼人定了婚。家里人都不滿意,氣得父親說:“你過門后,再不要踩我的門!”等三女兒過門后,父親卻又舍不得了。
過了年,三個女婿要來拜年,老頭和老伴商量:“他們來了,每人讓他作首詩,作得好了,管飯吃,作得不好,趕出門去。”老伴一聽,這不是捉弄三女婿?便暗暗告訴了三女兒,又給她十五兩銀子,讓三女婿快學點東西。三女兒回家后,給丈夫說了。這個忠厚老實的人聽了很發愁,咋辦呢?妻子說:“你到外邊去取經吧,給你這十五兩銀子,餓了好買吃的。”
他走了一段路,遇見個大坑,已經沒水了,滿坑的泥土都一塊塊地卷著,就問一個老頭道:“大爺,這土卷著是咋回事?”老頭說:“你問這干啥!就走你的路唄!”他說:“你給我說了,就給你三兩銀子。”老頭聽了心想:“出門拾糞還賺錢,給他說吧!”于是說道:“這叫天干地卷。”他高興極了,嘴里說著“天干地卷”繼續趕路。
又走了二里多路,看見一處樓院,嗩吶聲聲,近前一看,原來死了人。心想:“就在此吃點飯算了。”他就慢慢上了樓,往下一瞧,猛一害怕,便問一個客人是咋回事。客人說:“你問這干啥?”他說:“你說了,給你銀子。”這人心想:“走個親戚還能掙銀子。”說道:“這叫高樓下洼。”他學著這句話往東走了幾里路,看見一個人正趕著兩頭騾子耕地,不知為何,兩頭騾子咬起架來。他走過去問:“你這是干啥哩?”這人正著急,說道:“你走你的路唄,問這干啥!”他說:“你說了,我給你銀子。”這人聽了想:“反正牲口是東家的,咬死也無妨,只要給錢就行。”隨后說:“這叫耕地龍驚。”他隨著背道:“耕地龍驚。”他感到學的不少了,該回家了。
來到橋東頭,看見他二大爺牽著細狗追趕兩只兔子。細狗追這個一陣,又追那個一陣,累得氣喘吁吁,結果一只也沒追上。他問這是咋回事?二大爺沒好氣地說:“就回你的家唄,問這干啥。”“二大爺,你說了我給你銀子。”二大爺說:“這叫一狗追著二兔攆,累的老漢吠吠喘。”他又學會了。
他高興地回到家里,妻子問:“你這幾天都學了點什么?讓我聽聽。”他說:“這可不行,不到時候,誰也別想聽。”
這天,三個女婿去拜年。大女婿騎馬而來,二女婿坐轎而來。三女婿抱著他的二大爺那頭未滿月的驢子,到了莊頭,用包裹帶子牽著進家了,自說是騎驢而來。
酒席很快擺好了,因三女婿是第一年,請來了很多親戚朋友陪客。讓三女婿坐在上首,還沒等岳父開口,三女婿小聲說:“天干地卷。”大女婿給二女婿遞了個眼色,心想:“念了一二十年的四書五經,咋沒學到這個詞咧?”正在害怕,又聽他念了一句:“高樓下洼”,兩個女婿一聽,更害怕了,小聲說:“看來,今天趕出去的說不定是咱二人,這多丟人啊!”這時,三女婿又說了一句:“耕地龍驚。”兩個女婿一聽,再也坐不住了,起身便走,岳父趕緊拉住不放,說道:“這是為何?沒吃飯就走。”兩個女婿什么也沒說,只是要走,岳父拉不住,累得喘著粗氣。三女婿一看,又大聲說了一句:“一狗追著二兔攆,累的老漢吠吠喘。”岳父聽了,氣得無言答對,一桌酒席眼看著讓三女婿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