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10月,隨著中華張姓研究會的成立,濮陽縣的古城文化底蘊被激發出來。1995年2月,研究會邀請國內著名姓氏研究專家,組織召開兩次張姓起源學術研究會,大家一致認為張姓起源于濮陽。
濮陽縣為打響姓氏文化品牌,2002年,濮陽縣開始籌劃舉辦中華張姓揮公受封得姓紀念大會。2002年4月18日,濮陽縣隆重舉辦中華張姓揮公受封得姓紀念大會。來自國內外16個張姓宗親代表團150人參加大會。2005年4月、2006年9月分別舉辦了世界張氏總會第二屆懇親大會和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 19屆大會。2010年4月27--29日承辦中華張姓揮公受封得姓紀念大會暨中華張氏研究會成立十五周年紀念大會。
近幾年來,濮陽縣吸引來自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香港、澳門等地區200多個張姓宗親組織來濮尋根祭祖濮陽縣的姓氏文化日益燦爛,成為本縣的文化、旅游及拉動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亮點。據悉,2010中華張姓始祖受封得姓紀念大會暨濮陽張姓研究會成立十五周年慶典活動于4月28日在河南濮陽縣張揮公墓陵園隆重舉行。來自國內外的1200余名張姓后裔趕來參加張氏紀念大會。
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省政協主席王全書,民盟中央研究室副主任劉圣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儲亞平,省政協副主席劉其文,省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世軍,省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以祥夫婦出席紀念大會。
世界500強企業世界張氏總會創會會長、馬來西亞常青集團董事主席張曉卿,世界張氏總會第一副會長、印尼雅加達張氏總會、印尼百家適集團董事長張錦雄,泰國張氏總會理事長張盛財,泰國張氏總會榮譽理事長張鶴洲,被譽為“商界奇才”的砂拉越張氏公會會長張仕國,世界張氏總會秘書長張文彪等出席大會。
濮陽市領導吳靈臣、王艷玲、盛國民、范修芳、雷凌霄、王海鷹等出席紀念大會。
為展示張姓文化研究成果,增加紀念大會的親和力,濮陽市加強了揮公園的基礎設施建設。揮公大殿內增設了21位張姓歷代先賢雕像;布設了張姓文化展館,用文字、圖片、實物等形式展示了張姓文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新增了弓箭文化館,用實物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了弓箭文化;建設了張姓文化長廊。
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宣布大會開幕。
大會除紀念活動外,還將舉行經貿洽談、項目推介、文化交流等活動。 據悉,2005年、2006年分別舉辦了世界張氏總會第二屆懇親大會和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19屆大會。共簽約項目41個,總投額達到29億元;2010年4月27--29日承辦中華張姓揮公受封得姓紀念大會暨中華張氏研究會成立十五周年紀念大會。濮陽市共簽約項目29個,投資總額34.63億元,項目涉及彩鋼加工、節能燈、鋰電材料生產研發等,其中濮陽縣簽約項目16個,總金額 15.4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