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是國家十二五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科力高公司積十八年從“中山制造”到“中山創造”之經驗,為中國的制冷行業、汽車制造業、電子電力工業、航空復合材料領域獨立研制了上百種填補國內空白的數控及自動化專用設備,為這些行業的工業進步提供了裝備保證。
十八年取得四十五項專利
科力高領軍人田壘是河南濮陽人,現任中山河南商會副會長。頗具儒雅之風,穩重健談。田壘的父親在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解放初期隨劉鄧大軍南下,從而扎根湖北宜昌。田壘從小在宜昌長大;是文革后第一屆大學生,1982年初畢業于武漢工學院(現武漢理工大學)汽拖工程系。1986年時已經是南昌齒輪廠一箱分廠副廠長(行政副處級)。1992年春季鄧小平南巡講話,田壘敏銳的嗅到了氣息,他覺察到了珠三角必將再次掀起經濟大發展的巨浪。于是,一紙辭呈交了上去,他辭去分廠副廠長職務,來到了珠三角,來到了中山,在中山市拖拉機廠配件車間做工程師,負責車間新產品開發,為五羊本田配套零件。
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南方務實的氛圍開放的心態,使他如魚得水。扎實的技術,勤懇的作風,使他很快脫穎而出,職務如芝麻開花——節節高,1993年11月份做車間主任、廠技術部副主任,1994年升為廠長助理,1995年塑機分廠升格為中山市塑料包裝機械制造廠,田壘做了總經理。1996年更名為中山市自動化設備廠。1998年成立中山市科力高技術有限公司,田壘任董事長。2000年轉制為中山火炬集團下屬企業,將原中山市自動化設備廠同中山市科力高技術有限公司整合為中山市科力高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田壘受聘為總經理。2001年產銷突破1500萬元,2005年公司再次轉制,田壘獲得公司66%的股權,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田壘科技意識強,2002年成立企業技術中心,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同年公司順利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連續四年被評為中山火炬開發區科技創新先進單位。截止到2012年科力高公司擁有產品實用專利45項,發明專利15項。有18個產品獲得省級重點新產品并通過認證,3個產品獲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個產品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項,省級技術創新項目5項,市級技術創新項目多項。
自主研發占領制高點
田壘率領科研人員經常到全國各地調研,生產科研緊跟市場脈搏。2001年他了解到空調行業發展很快,而其中的儲液灌、過濾器需求量也大。而儲液罐、過濾器屬于非標部件,當時國內都是手工或半自動小車床生產,工作效率低,成品一致性合格率也低。田壘經過調查,發現市場上確實沒有此類設備,市場需求較大。事不宜遲,調研結束后的2001年4月成立了項目小組,專業研制數字旋壓機。歷經5個年頭,開發了四代產品,先后有20多名機械電控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參與研制,2006年數字旋壓機研制成功。2007年7月好消息傳來,科力高研制的“全自動數控旋壓機”項目獲得2006年度中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7年8月,科力高告別了岐江邊狹小的場地,搬進在西區沙朗廣豐工業區新建的廠區,廠容廠貌、科研設備都上了一個新臺階,2007年總產值也突破了3000萬元。2008年對科力高來說是豐收的一年,喜事接踵而來,先是“全自動數控旋壓機”項目再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獎金20萬元。接著公司被中山市認定為“裝備制造業重點企業”,獲市政府支持資金50萬元。2009年產銷額突破5000萬元,2011年產銷總額達8000萬元。
在戰略新興產業擁有一席之地
科力高公司走自主研發道路有兩個大的目標:其一是裝備制造業做大做強;其二是通過自身的研發能力參與到戰略新興產業并步入快速發展軌道。
2003年與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合作開發了芳綸蜂窩材料浸膠機,極大的改善了該產品的工藝性能。在產品的研發過程中田壘對芳綸蜂窩材料以及航空復合材料的現狀同發展趨勢有了深入了解,并果斷決策調集大部分研發能力,用7年時間同航材院李勇教授合作,研制出系列芳綸蜂窩生產關鍵設備,并投資3000多萬元參股宜昌和達利復合材料股份公司。目前該公司已建成投產,預計在不遠的將來,隨著宜昌和達利的達產,中國航空復合材料工業將步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屆時科力高公司不僅會獲得項目投資的豐厚回報,而且在為復合材料工業做裝備配套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