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1935-1996),女,回族,原名馬惠琳,河南省滎陽縣人,著名豫劇演員。曾向豫劇表演藝術家崔蘭田學習發音運氣,提高了唱腔藝術。1949年在平涼初中肄業,后回到故鄉,考入鄭州短師班。1951年分配到鄭州市文工團,1952年到河南省歌劇團(河南省豫劇三團前身)當演員,為以豫劇形式演現代戲的主要演員之一。195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特邀出席全國工交戰線群英大會,并參加國慶十周年觀禮。1960年加入中國劇協,同年代表河南豫劇三團出席全國文教群英大會。1961年加入中國音協。1978年被選為全國工代會代表。1979年10月出席第四次全國文代會。她是中國劇協理事,河南省第三、四屆政協委員。曾在豫劇現代戲中扮演過《朝陽溝》第一代銀環,電影二嬸、二大娘的扮演者;《新條件》中的春生,《劉胡蘭》的奶奶,《李雙雙》的李雙雙,《海港》的方海珍,《五姑娘》里的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的阿婆,《革命一家》的母親,《小二黑結婚》的媒婆,《阿混新傳》的奶奶,《龍江頌》中的盼水媽,《羅漢錢》里的燕燕,《一個志愿軍的未婚妻》里的趙淑華,《祝福》里的魯四奶奶和祥林嫂,《冬去春來》里的老奶奶,《姑娘心里不平靜》里的媽媽,《紅色的種子》里的張寡婦,《柯山紅日》里的女土司,《紅珊瑚》里的七奶奶,《杏花營》里的鄭大榮,《丹河曲》里的張桂卿,《鄰居》、《甜蜜的事業》舞臺劇和電影里扮演唐二嬸,古裝戲中扮演過《梁山伯與祝英臺》里的梁山伯,《十五貫》里的熊友蘭,《三哭殿》里的唐貴妃等許多劇目。并在電影《楊家將》中演蕭太后,電視劇《黑娃還妻》的郭大腳、《重返柳河彎》里的快嘴大腳妞,《吹破天的故事》中的蘿卜纓。其中她扮演的《劉胡蘭》中的祖母,曾獲1965年河南省戲劇會演三等演員獎;在《冬去春來》里扮演的老奶奶,獲1959年河南省戲曲會演優秀演員獎。
馬琳戲路寬廣,有男、女、老、少、反、正、古、今,不拘行當,能塑造各種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時代的人物。她聲音渾厚圓潤,吐字清晰,不論是短小歡快的唱段,還是抒情的大段唱腔,都比較親切動人,顯示了她廣泛深邃的藝術修養,嫻熟精湛的表演技巧,含蓄深沉,既有豫劇傳統唱法的扎實基礎,又有現代音樂豐富營養,逐漸形成了個人的風格特色。